黄良琴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过程的指导,使预习设计人文化,预习指导过程化,预习反馈书面化,进而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预习指导 人文化 过程化 书面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1-064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一听到教师说要预习课文,就立马会说“预习过了”。其实,学生只是把课文看了一遍。读了一遍仅仅可以说是完成了预习的一个步骤,还远远不够。那么,怎样才能算作是真正的预习呢?
一、预习设计人文化
人文化就是以人为本。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知识背景、接受知识快慢程度不同,因此在课前预习的反应上也不尽相同。要想使预习真正有效,教师就要以人為本,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因材施教。
如在苏教版语文《姥姥的剪纸》一课的教学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预习设计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因素,我设计了非常具有人文化的预习任务。
共性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等疑难问题,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批注阅读,在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旁边做好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
选学任务:
1.自己查找视频录像等相关资料,剪几张纸,并与姥姥的剪纸做对比,把自己的剪纸感想写下来。
2.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姥姥,一个怎样的孙子?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抄写下来。
在这个充满人文化的预习设计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预习任务,既可以通过阅读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又可以使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有机会展示,预习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设计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每个学生兴趣盎然地展开预习。
二、预习指导过程化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过程的指导。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教材特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在预习形式上,或是把预习要求打印下来交给学生,或是在投影仪上把预习要求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确预习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为提高预习效果奠定基础。
如在苏教版语文《爱如茉莉》一课的预习指导上,为了使学生的预习真正有效,我出示了以下预习提纲:
1.把课文多读几遍,读懂生字新词,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并在旁边注明理由。
3.那株茉莉花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
4.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
在这个预习“导学单”中,既有年段目标的渗透,又有课时目标的渗透;既有预习要求,又有预习方法。这样的要求简单明了,为学生的预习点明了道路,深化了预习效果。
从上述预习过程指导可以看出,教师要注重根据学段目标、课时要求、学生特点等对预习要求进行细化,让学生预习时心中有目标,阅读有方向。
三、预习反馈书面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预习真正起到“预热”作用,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导学单”,让学生在预习后及时进行书面练习,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在预习“导学单”的设计上,既要遵循年段特点,又要根据课文要求进行细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效。
如在苏教版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课文较长,学生如果不进行课前预习,就很难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因此,我在课前预习上主要做了这样的要求:熟读课文,了解音乐之都维也纳在什么地方,并找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用书面的形式进行汇报。在进行预习反馈时,大多数学生都是以这样的形式汇报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麓的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山地里。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点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学生以书面语言进行汇报时,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在预习的反馈阶段,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口头检测与书面检测是有明显区别的,它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投机取巧等现象的发生,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阅读,进而为完成预习目标不断做出努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预习指导上,要注重预习设计人文化,预习指导过程化,预习反馈书面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预习真正走向深入,进而提升学生预习的质量。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