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克元
摘 要: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尤其是文言文自主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章从引趣入课,设计巧妙的导语;拓展材料,介绍文本相关知识;授人以渔,指导“假物”巧学;积累整合,强化阅读效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自主阅读 文言文 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要能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较浅显的文言文,能理解词句和文章内容,并由此及彼地对常见的文言现象进行梳理。因此,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一、引趣入课,设计巧妙的导语
文言文毕竟离学生的生活的距离太远,再加上语句晦涩难懂,很难抓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每节课的课前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精彩的导语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在每堂课开始时,精彩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效果就会很显著,整个课堂上文言文教学就会显得得心应手。以教学《赤壁赋》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感兴趣,学习苏东坡的一篇新的文体——赋,可以把以前学过的,学生又比较熟悉的诗篇中的名句罗列一下,激起学生对这篇新的课文产生学习期待。大家所熟悉的诗篇名句包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教师适当地对苏东坡进行简介,强调他及他的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再把饮酒、游历名山大川和他联系在一起,吊起学生的胃口。学生就会对他产生敬意,对新课的学习期待就会很高,学习兴趣会慢慢变浓。
二、拓展材料,介绍文本相关知识
并不是每一篇的文言文都很令人费解,有些文言文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但简单的只言片语往往充满智慧,如果只是一讲了之,学生就会很难深刻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应该对内容进行拓展,以相应的材料为支撑,才能使原文更加生动,富有灵性。这些材料的类型可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可以是历史或现实材料,可以是字词或故事材料,不一而足。比如《先秦诸子散文》里很多内容都是只言片语,包含先哲的智慧,教学时只有补充一些事例,内容才能更丰满,才能更具有灵动性。在教学《庄子》时,首先可以进行简介,再穿插一些故事,如“庄周化蝶”、“庖丁解牛”等,学生就会很感兴趣。再如讲解《西门豹治邺》,用西门豹的其他故事进行导入。在讲《孟子》中孟子影射梁惠王时用了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此时可以跟学生说一说邹忌讽谏的艺术,让学生触类旁通。在理解《六国论》借古讽今,不忘前车之鉴时,可以用现实的材料,如我国近段时间频发的桥梁事故,让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现实意义。
三、授人以渔,指导“假物”巧学
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学生就会对文言文产生亲近感,就会减少排斥并增进情感上的沟通,就会更加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从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中。新授一篇文言文,教师应根据学习的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中的故事和人物进行了解,查资料,找典故。学生对于课文相关的内容知晓得越多,就越会对文章感兴趣,越愿意钻研和探究,理解就越深刻。比如在学习《〈指南录〉后序》时,可以先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索与文天祥有关的资料,充分了解这位民族英雄。学生通过搜索,找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料,有介绍文天祥生平的,有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对文天祥评价的文字资料等。课堂教学时,以小组合作交流再到整个班级交流的方式,学生对文天祥获得了全面的了解。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文天祥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一旦发挥主动性,探索的火花就能够燃起,从背景、简介和字词典故等方面入手,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
四、积累整合,强化阅读效果
文言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积累中经过整合,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初步的认识,不仅掌握了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而且了解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了除了文言文基本知识以外的如政治经济和军事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其中还包含许多生活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学生的情操获得了陶冶,为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如学过《游褒禅山记》,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获得了文言文方面的知识,还在心中立下了志向,懂得了做一件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整合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整合内容,要不断梳理,融入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有自己的特色,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不断扬长避短,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强化阅读效果。有些许要记忆的内容,不要强求学生死记硬背,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往往会事半功倍。
总之,对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教师应耐心地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引领学生不断探索,填补知识上的空白。教师更应该不断充电,终身学习,让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2012(06).
[2]钱吕明.文言文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3(07).
[3]张超.自主式阅读:阅读的返璞归真[J].山东教育,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