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15-09-10 07:22:44林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微课

林冰

[摘 要] 微课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解读教材、了解学生、教师培训、同伴互助等方面为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应自觉以微课为载体,充分发挥其“短小精悍、传播广泛”等特点,借助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 微课;教师专业成长;助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完善的教育设施是教育环境的“硬件”,那么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育环境的“软件”。随着“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逐渐与教育紧密相连,“智能”力量正在重塑教育的形态。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变化,正如中国教育报《奔跑吧,智慧教育》所言,“95后”“00后”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喜欢技术,依赖网络,习惯于碎片化的学习。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角色再造,趋向更加多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变。教师要学会驾驭信息技术,重新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教学,这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极其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作为信息化产物的微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助攻”角色。

一、微课——研读教材的“试金石”

传统教学追求整体划一,备一节40分钟的课,从2—3分钟的导入到20—25分钟的讲授环节,再到最后留10—15分钟的课堂巩固练习,每一个流程都兼顾到,力求做到滴水不漏,完美无缺。而微课则大胆打破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整体性,它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征,将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制成一个不超过10分钟的微视频供学生学习。每个微视频只针对一个知识点,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有3到5分钟。这种从局部入手对教材作碎片化的处理,于教师备课而言更具挑战性,逼得教师在备课时集中教学要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没有一秒的时间可以浪费,对每一句教学语言都要进行细致的推敲,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在微视频的设计上要有预设,还要有自然的互动。同时,在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获取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

相比学校里组织的听课与评课活动,教师在进行微课的录制过程中也可以边上课边修改,最大程度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对新教师的锻炼能起到相当有效的作用。刚刚踏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可能无法得到相对较多的机会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录制微课,教师在累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再盲人摸象,而是在无数次的“彩排”中成长。有压力才有动力,有挑战才有机会,广大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这块“试金石”不断磨砺自己,通过反复解读教材锻炼备课能力,提升钻研教材的水平。

二、微课——联系师生的“强化剂”

未来课堂要走向基于双向关系的课堂,即教师和学生同为学习者,共同进步。而微课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使用:课前,微课可以是学生预习的“抓手”,让静态的文本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这种动态的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学;课中,微课可以作为总结知识点、提升能力的工具;课后,微课又是学生进行自我辅导的手段,针对课堂上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弄懂为止。微课延伸了师生之间联系的时空,有了微课,从课前预习、课堂交流到课外辅导,教师能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课是教师联系学生的“强化剂”,由此孕育产生的“翻转课堂”是学习方式的重大革新,从教师主导的“教”,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显然,这是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上对下的课堂发起了“总攻的号角”。值得一提的是,“因材施教”早有强调,但受大班级授课的限制很难真正有效地执行。而现在,可以在发现学生学习障碍后通过微课的形式实行“私人定制”。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伙伴,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教师将更多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思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未来教育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新要求,既有教育理念的新转变,更有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新追求。微课的出现丰富了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学工具,提高了教师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也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三、微课——教师培训的“助推器”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类走上终身学习的道路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身为人师更是如此。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笔者认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光有一桶水还不够,要有一缸水、一池水甚至一片海洋。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最早的教师培训只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了PPT 演示文稿,讲座的形式丰富了些,但互动性不强。现在将微课引入教师培训中,可以将培训的主题细化,像李玉平老师提出的“三小研究”,即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这是对教学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这样的教师培训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正如他在 “什么叫微课程”的微课视频中所写的那样:“微课程只为有想法的人,它以其极精、极简、极美的形式,将音乐、文字、画面三者完美融合,让学习的内容变得简洁,5分钟学习,300秒思考,一事一议,开门见山;突出以小见大,将理论暗含于问题、故事、策略中,直指原因或对策,另外能巧妙设疑,悬念层层递进,总有观看者想不到的地方,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使人看到现象背后的问题,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度思考,自然地伴随着情感共鸣,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学习者在优美的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从而引发思考。这种将“文本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的阅读方式,特别适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多角度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四、微课——同伴互助的“自由场”

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总是要经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个阶段,而微课的宗旨是“分享与传播”。优秀的微课视频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范围传播,教师通过对微视频进行点评和交流,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同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另一方面来看,微课在具有普通课堂共性的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教材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解读,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学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象更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微课不受时空限制,这就为教师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表现形式。在微课搭建的“自由场”上,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变得更加开放和自主。

微课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着教师培训的方式,它已经渐渐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越来越强大的一股助力。广大教师要勇于面对它,利用好这个工具,充分发挥它的优势,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磊,王琦.浅谈微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9-41.

[2]李国庆,赵天骄.未来课堂大预测[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wNTAyNw==&mid=203820003&idx=3&sn=e1661654938a08f3c8726f00b61e3172#rd/,2015-3-14.

[3]李玉平.什么是微课程[EB/OL].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3MTg1Njky.htm/.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微课
助力成功七件事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18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44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商周刊(2017年17期)2017-09-08 13:08:58
名师工作室区域发展建设问题与策略的研究
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认识与思考
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