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雪侠 向前兰 马晴 王明军
摘 要: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无论是从培养一名合格的师范毕业生,还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关注实习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指导物理学学生进行师范生实习的实践中探讨了实习生实习的三个阶段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实习生心理 指导对策
教育实习是按照高等师范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师范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习学校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实践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实践的一种教育活动,目的是使实习生进一步加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初步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技能,促进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与责任感。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使实习生顺利实现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认为抓住实习生在各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十分重要,也是达到教育实习目的的保障。在指导物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带队指导实习的工作中,笔者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并针对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尝试了一些指导策略。
1.实习准备期——酝酿实习氛围,适应角色变化
这一时期又分两个阶段:一是进入实习学校前的期待期,从大三学习学科教学法,实习即将临近,随着一项项准备工作的展开,学生越来越关心实习究竟要做哪些事、怎样做、自己能否做好,这一阶段帮助学生了解实习是关键。
为了帮助实习生做好实习准备,可以在实习前一周组织安排一系列动员、讲座、案例播放、实践练习活动,使实习生在进入实习学校前就有一个过渡。为了使学生初步认识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任务的艰巨性,首先安排学生认真阅读教育实习的有关资料,了解实习的目的、任务、对目前中学的发展变化情况也进行分析学习,对中学物理教材也要求做到基本内容熟悉,并要求实习生把对实习的期望写下来,这样一方面促使他了解实习,另一方面明确自己的实习目的。其次,安排了相关的专题报告,报告包括中学优秀物理教师教学经验介绍、优秀班主任管理经验介绍、实习工作注意事项介绍、实习中的教育科研选题与研究方法指导。通过一系列专题报告,实习生对即将开始的实习生活有具体了解,从而使他们开始考虑要做的第一件事、要说的第一句话。
二是进入实习学校初期的适应期。这是角色转变时思想和行动准备阶段,尤其是前几天,实习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因“学生—老师”的转变,学生对实习的环境充满好奇,希望得到实习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重视。而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得到实习学校领导和学生足够的认可,则会影响他们的实习积极性。随着实习工作的深入,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应对挫折的能力比较弱。鉴于此,在师范生的课程中,开设一些人际交往的课程很有必要。而师范院校的指导老师应该随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多与他们沟通。必要时要和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尽量给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条件。
2.实习进行期——提供支持与帮助,适应教学工作
这一时期基本适应了实习生活的内容与节奏,实习工作逐渐开展,开始听课、备课、讲课、班会,与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关系趋于和谐。
首先,实习生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借助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面对艰巨的备课、授课、管理班集体的重任。需要情感的沟通与共鸣,因此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把“中学物理教育实习”设为一门网络课程,帮助各实习点的实习生加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及时解决学生的求助信息。其次,实习生每次上课都渴望成功,希望从指导教师、同伴、乃至自己所教的学生那里得到认可,即使自认为失败的课,从内心深处也希望不要被全盘否定,这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很重要。因此,努力发现实习生上课的优点予以肯定是指导教师必须做的事情。而指出的问题则不宜过多,亦要因材施教,提那些符合实习生现有水平、近期通过努力能够改进的问题。最后实习生缺少用学过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鉴于此我们应针对展开有深度的评课,强调课后的自我反思与指导教师组织评议。
3.实习结束期——扩大实习成果,做好实习总结
从实习最后一周延续到返校后的一两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评价。我们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召开实习汇报会,实习生通过播放教学录像,反映实习生活的幻灯片,几乎所有发言都是交流实习感受,扩大实习成果。
实习结束期后进行公平的实习评价。我们在尊重各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先贴出第一轮评优的结果征求意见,然后接受没有被评优但自我评价认为应该评优的实习生的争优报名,再安排一次争优汇报课,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性。
中学物理教育实习是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实践课程。在实习中使实习生能很好地将书本所学知识与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创新,作为指导实习生的老师和领导应关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不断改善师范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德峰.对高师教育实习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2]傅晓东.物理教育实习环节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教改项目(201302006);咸阳师范学院专项教改项目(2014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