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唯 王建军
摘 要:随着以慕课( 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潮流般的涌入,推动着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网络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接受,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水平制约,以及传统教育的影响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网络学习和人们的期许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教育的“四化”,即网络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和趣味化。
关键词:网络教育;在线教育;四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35-03
在线教育作为网络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公开课走红互联网,引领网络教育进入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时代。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国家实施的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体现在在线教育方面。2013年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a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由此,上海交大成为加盟Coursera的第一所中国内地高校,将和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共享全球最大在线网络课程。这标志着中国在线网络教育开始迈进慕课 ( MOOCs)时代。
一、网络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高校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的影响,网络教育总体上还落后于传统教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有:
1.在线学习中的软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目前,国内网络教学平台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还有待完善。首先,在线教育的教师队伍中,缺少像格雷格·柯瑟林(Greg Kearsley)这样的网络教育的大师和专家,从事网络教育的大都是现有教师,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整体上有待于提升。其次,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于提高。虽然身处信息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便捷,通过百度或者谷歌等工具,海量信息任你选择,但是,真正满足你需要的有多少?学校资源越来越多,如常见的精品课、尔雅课、公开课等,但是能针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有多少?许多学校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缺乏统一规划,只是独立资源的简单拼凑,资源的可用性和有效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很多多媒体课件都只是现行教材的翻版,缺乏针对性、没有新意,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学习课件少之又少。第三,受现有技术制约,缺乏实操性课程的实验环境,在线课程同质化、缺乏互动性等等。尽管“慕课”的发展势头很猛,但网络教育总体上与人们期望的在线学习差距甚远。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平台开发与应用,就不会有网络在线学习更美好的前景。
2.网络教育理论研究与网络教育平台实现脱节,教学质量把控问题突出
受网络教育产业化现象影响,网络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没有真正体现在网络教育平台设计中,国内的很多大型网络教育平台设计者大多缺少对网络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往往通过引入线下的传统培训课程,追求暂时经济利益最大化,不去思考如何创新自产内容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改善现有教育现状。著名的网络教育专家格雷格·柯瑟林(Greg Kearsley)的很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网络教育思想,在国内现有网络教育平台中很难找到其踪影。
一直以来,国内教育评价制度的单一弊端导致考试成了成才的唯一途径。传统教学通过课堂提问、阶段考试等形式来检验教学质量,网络教学通过网上考试来实现,不能实现传统教学的课堂测试及阶段性测验,而且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证考试的真实性,可能存在替考、考试过程中查阅资料的现象,影响着网络教育质量的把控。
3.网络教育质量不高
一直以来,网络教学未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主动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影响因素主要有:
(1)个人因素:参加网络教育的学生主体大多是成人,多数是为了满足成人继续教育或者弥补以往错失的教育,他们可能为了求得高薪或学历以期事业顺利,或者为了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彼此的需求差异性也会很大。
(2)社会因素[2]:受历史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网络教育毕业生与常规院校毕业生还不能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育的发展。教育产业化也使办学机构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之间更多的关注于后者。
(3)技术因素:网络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些高新技术并未运用其中,如大数据存储、电子化资料管理(EDM)系统、智能及基于元数据的信息检索技术、广播系统(EOD/EOB)、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计算机协作(CSCW)技术、多重智能代理(Multi-agents)技术等等。慕课的迅猛发展,给网络教育带来一片生机,但是国内的网络教育还有很多技术困难需要克服。
(4)校园氛围缺失因素:在线教育的多元化、自主性、泛在性的特点,是传统教育所不及的,但它也有其先天不足,即缺乏传统教育的校园氛围。在线教育的学生大多远离校园,无法感受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熏陶;师生大多难以见面,无法零距离地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者的精神风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在网络交互技术应用不尽如人意时,师生间、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很难有效进行,缺乏相互的思想沟通和疏导,学生难免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此网络教育者也要引起重视,加大力度解决。
二、网络教育的“四化”
当今,多家互联网商家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争夺在线教育市场,如果能抓住当下的有利时机,利用商家的资金,从技术和教育管理上努力解决网络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势必将推进国内网络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我国网络教育“四化”的早日实现。“四化”主要包括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及趣味化。
1.个性化
受教育者由于地域、教学环境、年龄、专业等等的不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的侧重点等都是不同的。因此,网络教育在设计和实施中都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个性问题。政策制订上,应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差异,课程设置、专业设置要灵活多元。平台设计方面,植入个性化服务专家系统功能,通过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者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荐给学员,并协调各类辅助资源将培养方案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现个性化教学过程,完成个性化培养目标。
2.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网络教学中,弥补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裂痕。利用智能机器人,7×24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满足“泛在”学习的需要,著名的 “聪明导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实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解决在线教育(网络教育)很多实操性很强的问题,解决真实物理实验环境空缺的困境,虚拟出真实的实验场景,甚至校园环境,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接受熏陶等。因此,智能化是网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3.人性化
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人性化教育在于主动地为受教育者提供宽容、支持、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培育受教育者具有完整人格。因此人性化的教育环境应具备平等、宽容、相互支持、和谐友爱等特点。人性化网络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教育平台设计中,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特征。学员可根据自身素质、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进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要以启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为原则。
(2)注重培养学员熟练应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即熟练掌握访问、检索、讨论等获得信息的方法;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如浏览器、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等的使用;创造性发挥信息能力,即应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通过相关的比较分析,发现、改造出新信息,以及应用外界信息调整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扩充学习方法库和知识信息库,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所掌握信息的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发挥O2O教育模式的优势。O2O即Offline To Online,是清大学习吧首创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注重线上的“轻松”和“高效”,同时更注重线下学员对环境的体验。其特点包括:本地化教育模式,通过整合不同地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方便不同背景学员进行学习;采用线上班级圈里授课形式,解决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动,实现了在线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交性”功能;线上教学和线下的教学辅导并重,为学员提供贴身服务。O2O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对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灵活应用O2O模式,势必有利于人性化学习环境的形成。
4.趣味化
趣味化的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仅教学专业知识过硬,更要有非常强的课堂感染力,包括引人入胜的语言描述、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等。另一方面,采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仿真和动画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学习者类似传统课堂“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用户体验。当年“洪恩教育”以其“化繁为简、化枯为趣、声情并茂”为特色的教学资料,有趣又易懂,简单又容易上手,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再如慕课教程中融入大量的动画特效、流行词句,趣味性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易于引起用户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摆脱了学习的枯燥感。而且慕课网视频课程以短视频为特色,多数视频每节课不超过10分钟,有利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同时也更容易聚焦用户注意力,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慕课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大的影响,这也与其课程的趣味性密不可分。
网络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类教育机构的重视,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学习者所接受,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不断地解决问题和不足,逐步缩小与人们网络学习期望的差距,网络教育实现“四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程劭薇.浅析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12).
[2]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1(1).
[3]肖立志,陈文宽.网络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DB/OL].http://www.scrtvu.net/smdea/Files/2004lwj/2004 lwj35.html.
[4]于建华,曹顺仙.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11).
[5]袁静.网络教育的优势及其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5(3).
[6]陈巍.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育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
[7]张学波.建立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机制的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4(5).
[8]张静华,韩璞.人工智能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31(2).
[9]吴强,关于网络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3.
[10]郭文革,陈丽,陈庚.互联网基因与新、旧网络教育——从MOOC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11(4).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