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瑶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接受美学理论,会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在美学视阈下,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更加活跃,语文教学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追求。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美学 教学方法
从上个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文学思潮开始涌入,当代人的文学观不断变化与完善。接受美学思想,就是让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得以发挥,认可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而且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突出读者中心地位,是接受美学理论的第一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接受美学理论,就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促进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1.接受美学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
人们接受美学理论,其文学鉴赏的行为与能力会发生较大的改变。高中语文,是与文学鉴赏关系最密切的学科,接受美学会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于欣赏中产生情感体验,具有领悟作品内涵的能力,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行为,是学生个性化与自主化的行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与文本互动,而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结合,通过语文阅读学习获得情感熏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促进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与结果应当是多元的,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有权利开展创造性的阅读。接受美学理论,在美学视阈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是一种挑战,但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来讲是一种创新。
2.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手段
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手段会更加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会更加科学。下面,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对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手段进行分析。
2.1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接受主动性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知识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接受感受,而不是主动地将知识硬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减少自己分析文章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自由,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的阅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理解文章内容,思考问题。
比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文章中多次提到康桥,表达作者对康桥的怀念、不舍与喜爱之情。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提供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针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诗歌,想通过这个诗歌表达什么感受。这样的分析往往会剥夺学生自主理解诗歌内容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十到十五分的时间自主阅读与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高。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会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2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只有接受美学理论,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不同期待,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爱好,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对于同一个文章,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切入角度,获得不同的阅读成果。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针对阅读内容,开发不同的阅读学习方法。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时,在阅读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允许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一些学生习惯于默读,教师就让他们自主默读。一些学生习惯于有声朗读,教师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分配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指导学生的思维向不同方向发展。另外,在阅读成果表达方式上,也可以进行丰富化处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在文章中获得的信息,也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积累阅读看法,更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后演讲分享阅读想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间的美学内容,更好地体会文字的美、情感的美。
3.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必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活动要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学作品内涵。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代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究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小雪.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措施[J].成功(教育),2010(06).
[2]王金玉,杨军,陈岳纯,曾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