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本对话,阅读教学的根基

2015-09-10 07:22张芙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

张芙蓉

[摘 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其与文本对话的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对话的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研读文本,关注文体特征,破译语言密码,探寻文章价值,对文章进行教学定位,让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师本对话 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46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其与文本对话的程度直接决定课堂对话的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研读,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一、关注文体,让文本彰显本来面目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阅读教学常常无视文本的文体特点,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课文都会将识字写字、朗读理解、表达训练糅合进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什么都教,最终结果是什么都教不好。因此,在新课标提出“语用”的理念之后,阅读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文本的文体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以专业的视角和眼光审视教材中的文本,学会从众多的文本信息中提炼出符合文体特点的内容,使得文本呈现出它本来的面目。

例如,《三打白骨精》是一篇小说。在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小说这一体裁的特征上。教师可以从环境的描写、情节的铺陈、人物的评价等维度,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感知。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读懂文本,更让学生获取了丰富的文体知识,积累阅读小说的方法,真正还原作品原来的本真味道。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语文教师的职业尊严和专业立场。

二、破译密码,让语言呈现表达智慧

阅读教学应该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己任。这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同时也是由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所决定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才是阅读教学之根本。

例如,选自《呼兰河传》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语言不仅质朴温婉,而且充满情趣。其言语表达的魅力就体现在其独有的语言形式上。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作者充分运用了“一会儿……一会儿……”“愿意……就……”“想……就……”等句式将一个女孩自由自在的特点表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止步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情”,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朝着文本语言表达的密码进发,让学生思考:“读了课文,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呢?”从而帮助学生提炼出蕴藏在文本语言中的句式模型,感受作者言语表达密码的秘妙,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一切都源自于教师对文本语言的深度品析,让学生在关键处品味涵泳,获得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探寻价值,让教学结合时代背景

有人说,阅读本身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印记,体现文本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即便文章产生的时间久远,只要我们去阅读,这些时代背景和文化印记就会随着阅读不断地呈现出来。

如,对《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很多教师在解读时根本就没有从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仅仅凭着文本的语言就武断地得出彭将军“爱大黑骡子,但是更爱战士们”的观点。事实上,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粮食就是生命。课文通过许多细节描写展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切之爱。纵观长征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杀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无奈之举,并不存在爱的深浅之分。相反,我们从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富爱意的举动中却看到了一个将军的革命情怀。如果没有对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有着通透的把握,我们只能停留在原始和肤浅的认知上,文本的价值意蕴又如何能够流淌到学生的生命意识之中呢?

四、找准定位,让认知紧贴文本意蕴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学科。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偏重在工具性或人文性的任何一方。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探寻文本精神内核时,常常高举着人文主义的大旗,让学生说一些空话、大话。这成为阅读教学所不能承受之重。

例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面对哈尔威船长最终选择与船共存亡的结果,学生进行了探讨,而最终的结论却是这体现了哈尔威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各种溢美之词充斥在课堂上。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尽管哈尔威的行为值得肯定,但这真的如我们所说的那样吗?教师及时补充了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哈尔威的选择只不过是一种责任心使然。这样的认知虽然将格调降低,但是确实切合文本的原意。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必须要以教师对文本的潜心会文、深入解读为基础,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