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现象。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开启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争着举手发言。
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来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格特征。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路人。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受到激励,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的元解读也才能得以真正开展。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眉毛一把抓。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
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会黑暗;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父爱;有的说:我知道了父亲心灵手巧等等。
2.抓住文本语言
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揣摩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比如,《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对《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抓住文本主旨
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对《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着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
4.抓住人物形象
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来面对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是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是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的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5.抓住文本“空白”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某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尽力回归到韩麦尔先生当下的心情,用心去读这一句话,力图创设一种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随教师一起走近韩麦尔先生,似乎也触摸到一点“最后一课”的灵魂。接着教师相机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这下可忙开了,或争论,或沉思,或口中念念有词……之后,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
三、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是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如某位教师上寓言《白兔和月亮》,在探讨寓意时,有个学生认为白兔得月后,有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是因为它独自拥有了月亮,因此,我们有什么东西也不能独自享受,应与朋友共享,还举了例子,如金钱、爱情等。他的发言引起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该教师马上因势利导,他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与他人共享,如友情、欢乐、书籍、自己的劳动成果等,但也有个例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特别是爱情等。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自私的,等同学们长大后便会体验到的。”教师寥寥数语,让学生懂得了爱情与友情的不同,避免了学生陷入误区。
“多元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我们期待着,在学生阅读的枝头上缀满富有个性的花朵,鲜艳夺目。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