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芹
由于我校地处偏远,都是农村孩子,家长要么由于忙而疏远子女,要么由于不懂教育而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说一不二,不懂得关心他人;或者不知、不会关心他人。剖析小学生的现状,缺乏关心他人的现象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同学、不关心家庭成员,同学之间不会互相协作。如此下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我将学生关心他人的能力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从此探索有关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现状,构建对小学生关心他人教育的内容框架,如下对家人关心→对同学关心→对集体关心→对环境关心→对社会关心。
一、教育应讲究层次性
小学生关心他人能力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跨度大,他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相差较大。据此,我把关心他人教育分为两个层面。
1.第一层面是从最基础的“对家庭成员关心”做起,逐步上升到“对社会关心”的高层次。各层次的具体目标为:
(1)“对他人关心”教育目标。对家庭成员关心,关心每个家庭成员,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个好孩子。关心邻里,体贴老人,乐于助人。关心同学,有互助合作精神。(2)“对集体关心”的培养目标。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为集体做事。关心学校,有为校争光的思想,关心学校的发展。(3)对“环境关心”的教育目标。为保持周围环境整洁而劳动,到社区参加有益活动。(4)对“社会关心”的教育目标。爱家乡,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社会公德。
爱祖国,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的远大志向。
2.第二层面,根据所分层次,确定不同时期的侧重点。在不同时期,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不同而各有侧重点。初期主要进行“对家庭成员关心”、“对周围环境关心”、“对同学关心”的培养。后期在巩固初期教育的基础上,集中进行“对社会关心”的教育。这四个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循序渐进、互有交叉、螺旋上升的,不能把它们分开进行。
二、教育应讲究有序性
关心他人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由对关心他人的认知,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进而形成关心他人的行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几个序列。
1.以“认知——行为——反思”的模式有序列地进行关心他人的培养。在关心他人培养的实验中,我进一步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关心他人的认知是对关心他人的巩固,进行的每个环节都应指向关心他人的情感。
(1)认知明理。它又分为两个方面:①说服教育。这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正面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求得进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晨会、班队会活动中等。②学科渗透。教育专家说:“无论从时间、空间、重要性上看,学科德育都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我仅仅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心他人教育的主要途径,把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到晨会及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如在课上,重点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并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让他们进入角色体验,实现情感升华,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利用课堂严谨循序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积极态度。
(2)行为实践。学生关心他人情感初步形成后,常常容易反复地看,要实现教育目标,设计学生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我每个学期安排几次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使关心他人的情感内化为关心他人的行为。
2.设计主题活动的序列。每一个关心他人目标的实现总少不了实践活动。我把实践活动按关心他人程度设计有序列的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对家庭成员关心”主题活动;“献给妈妈的歌”主题活动;“我爱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关心父母”主题队会。
“对集体关心”主题活动;“老师您好”主题班会;“心中有同学”主题班会。
“对环境关心”主题活动;“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系列活动;组织校园清洁小分队。
“对社会关心”主题活动;“让村庄变得更美”开展遵守社会公德小评比活动。义务劳动,到社区参加扫除保护社区环境活动。
三、教育应认知与活动相结合
传统德育工作中重知识灌输,轻情、意、行的培养。这种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只愿玩不愿做”,无形之中助长学生言行不一的毛病,在关心他人教育培养实验中,如何避免这种问题呢?我采用把知识与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前苏联心理学家昂捷夫的“活动理论”颇有见地,他认为活动最重要。只有通过学生的活动感受的道理,才真正有意义。
1.家校结合。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精神世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就必须加强学校联系。我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明确培养学生成长的共同目标,通过家访、座谈等形式,摸清目前家庭中关心他人教育的现状,与家长练手制定家庭教育中关心他人教育的目标。
2.文化陶冶与行为训练结合。校园是学生每天生活时间最久的地方,良好的环境将在学生人格品质上打下深刻地烙印,因此环境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班级墙壁都会说话,在教室后面墙报上设立评比台、光荣榜和展示台。在两侧墙上挂上关心他人的名言警句等,从而使学校环境成为一本无形的教科书,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启迪学生关心他人、关心学校。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如果你愿意关心别人、帮助他人,反过来,当你碰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学生互相帮助,手拉手共同进步。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内化为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更容易接受真理,增强体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在社区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总之,在小学生关心他人的教育研究中,我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小队活动,使关心他人的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