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岩
摘 要: 作者在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危机重重,由此产生危机意识,提出标本兼治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成长危机 拯救 标本兼治
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22%,保守估计,全国约有三至五百万名青少年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我们身边而言,青少年打架、偷盗、伤害等行为时有发生,青少年犯罪比例呈上升趋势,既是对教育的挑战,又是对社会的问责,值得每个人思考。
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既靠经济、军事的“硬实力”,更靠政治、文化的“软实力”。如果只有“硬实力”的发展,缺少政治力、文化力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很容易导致畸形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孩子的成长、成才是关注焦点,这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艰巨的社会工程。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统筹兼顾,方见其效。孩子虽小,干系重大,我以为学生的成长和中医治病有点像,标本兼治,方为上策。
一、学校应担负起主要职责
1.品德教育是学生成才的核心。“习惯决定成败”。目前师生比例“失调”,出现学生量大,师资及师资培训(造血功能)缺少的现象。
2.学校为了自身生存而重智育轻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行為习惯养成是抓了,但不实、不细,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人格、心理、身体都健康的人。
3.部分教材和新时期的学生实际脱节。教材编写思维习惯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式的自满教育转变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危机教育更实际一些。
4.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很重要。日本动画片在中国风靡一时;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洋节日在中国日益受到追捧,我们应有所警觉,成长危机像一张黑色的大网,已向我们袭来。
5.法制进校园要重实效。法制观念不是制度约束出来的,也不是说教灌输出来的,可以请工作在司法一线的警务人员讲一讲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受到过触动的事情,这样,学生面对生活必然怀有“敬畏”之心。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大人环绕的“小太阳”,许多孩子并不把大人的关心爱护当回事,他们认为这都是应该的。现在就这一个独苗苗,孩子们不仅自私、霸道,而且喜欢攀比,缺乏劳动观念。就一个“小太阳”,给孩子讲“孔融让梨”,怎么开口?
能否把几家的孩子拼在一起养呢?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确实值得思考。
家长素质需要提高。2006年9月22日,国家旅游总局公布:中国公民出境游客十大不文明行为。我们在为旅游局敢于揭短喝彩的同时,应审视自身,避免不文明行为若干年后在我们孩子身上重演,而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三、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任重道远
1.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影响很大。青少年成长是全社会的大事,创造洁净的校园周边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国家是大家,社区是小家。小家很重要,在社区硬件建设中,配备相应设备,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交流、谦让、友爱。社区建设应该俯下身子,关心孩子。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真正发挥教育作用。如高台烈士陵园,讲解员饱含热泪的讲解、声光电技术模拟的战场、战争的残酷、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洗礼,从而使“对民族感恩”的种子植入心里,现如今孩子其实不需要“口号”式的说教了。
4.重视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教育。在条件成熟时,可向大城市学一学,培养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学校有,社会也要有,使孩子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有专业人士的疏导。
四、舆论导向很重要
舆论导向反映出社会基本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对弘扬正气、抑制歪风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
1.一些学生对周杰伦爱得“死去活来”,却不知道袁隆平是谁。这些真正造福人类,使中国腰杆子硬起来的英雄、社会楷模,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60~80年代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向张海迪学习,学习铁人王进喜等活动,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精神在大江南北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影响,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每一个社会成员追寻他们成长的轨迹,激励自己坚定执著地追求社会和谐和人生的真善美。现在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榜样激励。
3.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太滥了。适合学生唱的歌曲不多了,适合孩子看的电影电视越来越少了。
所以,仅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5+2=0”是成立的。
总之,孩子的成长成才不是一朝一夕,某个群体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大工程。我们应带着深深的民族危机感切实关注下一代,拯救下一代,为祖国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