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卷七所论古代君子“出处”之道

2015-09-10 07:22周仕杰
考试周刊 2015年15期

周仕杰

摘 要: “出处”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出”指“出仕为官”,“处”指“退处不仕”。对于这个问题,作为理学泰斗的朱熹有自己的思考。他与吕祖谦合编编纂《近思录》十四卷,大体与《大学》一书相当,前六卷分别论述《大学》“八条目”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四条;自卷七开始,论述治国、平天下之道。卷七“处己”专门论述士人“出处”之道。贤者出处进退,可以看做治国、平天下的个人起点。那么,古代贤士君子在个人去就取舍时是如何决断,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呢?朱、吕二人在《近思录》卷七中提出了看法。本文选取了这一卷中的几条语录,从中归纳出一些古代贤士君子“出处”遵循的标准和规则。

关键词: 《近思录》 程朱理学 “出处” 退处不仕

朱熹、吕祖谦二人在合编《近思录》之时,并不是随意摘录周、张、二程四子相关著作中的语录,而是遵循既定编纂思路和理论基础,在编纂各卷之时亦然。那么,卷七是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或者说着眼于怎样的出发点编纂的呢?

从历代《近思录》注解者为第七卷撰写的解题可以一窥这一卷的主旨大意。南宋叶采曰:“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然去就取舍,惟义之从,所当审处也。”清代施璜曰:“出处之道,孔孟尚矣。进以礼退以义,孔孟去就之家法也……出而应世为行道也,非为利禄也。”近代张绍价曰:“贤者之进退当待而不当求为主,以守正志、见实理为总旨,以道义命利为意。”国学大师钱穆对这一卷的总结则是:“在家重仁,出门则必兼重义……辞受出处进退终必义而不违于其仁。”概括前贤语录解题,可以将《近思录》卷七提倡的“去就取舍”之道基本原则总结为“尊礼重义而不违仁”,遵循的理论基础则可以归纳为“重义黜利,安命守正”。未仕之时不汲汲于富贵名利,出仕之时不求利禄干进;恪守礼乐仁义,乐天知命,安守正节,内心有所追求。通过对《近思录》卷七记载的一些语录的解读,我们可以对古代——特别是宋代贤士君子的内心操守、处事之道、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追求有所了解。

作为对传统儒家有所继承和发挥的新儒家的学者们,在面对为人处世这一人生重大问题的时候,遵循的标准仍然是传统儒家提倡的仁义礼乐之道。在面临人生重大抉择,需要做出关键性选择的时候,仁和义的考量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重中之重。因此,朱、吕二人在选择四子语录编纂这一卷的时候,理论出发点还是围绕“重义黜利”这一信条,同时加入经过新儒家发展的“命”与“理”的思想。综上,本文将之归纳为“重义黜利,安命守正”八个字。

“安命”之论是新儒家进退出处之道的重要理论基石。以下分三个部分阐述《近思录》卷七中体现的新儒家在进退出处的处世哲学中的安命笃志的思想。

一、推致其命以遂其志

《近思录》卷七第13条语录:君子当穷困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则命也,当推致其命,以遂其志。知命之当然也,则穷塞祸患,不以动其心,行吾义而已。苟不知命,则恐惧于险难,陨获于穷戹,所守亡矣,安能遂其为善之志乎?

古代圣贤等人在论及君子品行优良与否时,往往把“处于穷困之时应当安静自守,坚持自己的内心操守”当做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这个操守来自哪里呢?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来自新儒家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命。“命”可以简单理解为“天命”、“已经注定无法更改的情况”,但不同于我们现代所讲的“命运”。“困”卦,“坎”下“兑”上,泽水下漏,已经形成无可挽回的困厄境地。君子处于这种情况之下,用尽所有防备手段之后仍然无法改变结局,该怎么办呢?程颐说“推致其命,以遂其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恶劣情况了然于胸,但不要患得患失,泰然处之,然后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在新儒家学者们看来,所谓“遂其志”,程颐所说的“为善之志”,所谓该做的事情,就是“行义”。也就是接下来要讲的这个方面。

二、知命之当然,安于义之正,泰然处之

《近思录》卷七第23条语录:人之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有人遇一事,则心心念念不肯捨,毕竟何益?若不会处置了,放下便是,无义无命也。

这一条和刚才讲到的第13条是紧密相关的,第13条重点强调“安命遂志”,这一条更注重强调“行义”。“义”可以直接训做“宜”,即适宜、合适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把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就是“义”。《中庸》里有一段话:“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概括一下,就是在其位而尽其事,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就做好那种境遇下该做的事情,而不要“心心念念不肯捨”。

三、谨慎从事,慎所趋向

《近思录》卷七第17条语录:《鼎》之有实,乃人之有才业也。当慎所趋向,不慎所往,则亦蹈于非义。故曰:“鼎有实,慎所之也。”《周易·鼎》之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能我即,吉。《小象传》: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近思录》虽是辑录北宋周敦颐、二程和张载四人的语录而成的,实则是朱熹借四子之口构建起的一套理学体系。从相关理学概念入手,朱熹为当时及后来读书人设定了一套完整的为人处世的标准。《近思录》卷七的编定标志着孔孟学说中的“出处之义”在程朱理学体系中的地位得到确认,并反映了朱熹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整体理论思考。

参考文献:

[1][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1版).

[2][宋]叶采.近思录集解.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