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亚梅
这次培训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2014年首批“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实践研修项目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如影随形”的研修方式,参训教师在基地学校——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参加培训。
培训形式主要有参观、听课评课、听讲座三种。
一、在参观中感受,在感受中震撼
我们参观了安西路小学、敦煌路小学、兰炼一小、七里河区王官营中心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大课间活动和社团活动,下面分别就印象最深刻的谈一谈。
(一)品牌校园文化,塑造孩子完美人格。从步入安西路小学开始,给我一次又一次震撼。校园是美的,同时丰富多彩,让我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更感受到爱。
走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浮雕文化墙”,主题就是“恒美”文化。画面内容有古代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水滴石穿”、“铁杵磨针”,下面还有黄河、水车、黄河母亲雕像等,主题是“恒者,久也,德之固也”。在体现“恒美”文化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教学楼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层楼梯的台阶都极大地发挥着育人功能。每一阶楼梯的垂直面上都有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提示语,每个楼梯转角处都展示了学生绘画、陶艺、手工等作品,每层楼的角落处都设置了温馨的“读书吧”。每层楼都有文化主题:二楼是礼仪,三楼是“热爱家乡”,四楼是中国国粹“京剧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渗透经典文化。大课间活动大致有三方面内容:首先是转圈跑操。每个班站两竖列,跑操时,一列向前,一列向后转,每列前面一位老师,以班为单位围成圈跑操,形式很新奇,序中有乱,乱中有序。第二项内容是徒手操,有《弟子规》诵读操、《国学操》,学生听着经典诗文,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着各种动作,不时地跟着集体诵读几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项内容是各项游戏及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班班不同,级级各异,有跳绳、跳竹竿、哑铃操、武术、呼啦圈、健美操、滚轮胎、篮球运球、垒球运送、钻彩圈、前滚翻接力等。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趣味强、质量高。每周星期二或星期三下午,是安西路小学的社团活动时间。在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各个艺术社团。如科技社团、陶艺社团、绘画社团、合唱社团、剪纸社团、折纸社团、英语口语社团、趣味数学社团、少年法庭、足球社团、编织社团、书法社团、学生乐队等三十几个社团活动项目,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学生的智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每个社团门口都有各自的小导游,介绍活动特色、取得的成果等。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成长着、发展着,是学校高质量办学、多角度发展的最终受益者。
二、在听课中享受,在评课中提高
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感受了安西路小学的“三互式”爱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体验了“凝心入境”、“慧心试才”、“疑心促研”、“群心荟萃”、“智心点亮”五步教学法。
(一)班队活动主题鲜明,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在聆听了“蒋永芳班主任工作室”李静老师指导的以“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后,我感触很深。整个活动通过诗朗诵、快板、小品、视频欣赏、唱歌、舞蹈、手语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两位小主持人全程脱稿,语言优美、流畅,主持完成整个活动,班主任只在最后作总结讲话,并送寄语。整个活动过程都有优美的音乐相伴、多彩的节目相串,是听者享受美、享受快乐的过程。感恩教育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渗透孩子们的心灵。
(二)课堂教学精彩绝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李天飞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让我感触很深。李老师脱开教材,以学生搜集的百分数为教学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学生自主板书百分数并大致说说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的认识水到渠成,百分数的意义自然脱口而出。
整堂课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小主人,新知的生成过程也是学生互学、互助、互动的过程,所有新知识都是小组讨论得出的,真正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李老师的这堂课完美地诠释了安西路小学“三互式”爱心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这节课上所展现出来的是“田兰莉数学名师工作室”集体智慧的结晶,令人叹服,这是我这次培训的最大收获: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在讲座中感悟,在更新中发展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冲击教育理念,转换教学方式。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中心实验室对学生在每种指导方法下,24小时后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做了调查,得出的结论被称为“学习金字塔”理论,其内容是:“讲授”留存率为5%,“阅读”留存率为10%,“视听结合”留存率为20%,“演示”留存率为30%,“讨论”留存率为50%,“实践活动”留存率为75%,“向他人讲授”和“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留存率为90%。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学习金字塔”理论可以指导教师转换师生角色,改进教学方式,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二)了解“微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聆听《小谢谈微课》后,我了解到微视频、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生事物频出的“微时代”到来了,由此也产生了“微课”。国内外专家对此都有研究。微课对学生而言,可以拓展学生知识,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个性化需要,对教师而言,选择一个知识点设计教学,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微课是网络教学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微课,会制作微课,对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评课”有了新认识,改进评课方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瑾瑜教授的讲座让我对评课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课”即案例,课给研究教学提供一个案例;“课”即话题,从课堂中引出一个话题,供评课时探究;“课”即教学,要基于教学现实判断,不要设立为靶子,评判成与败;“课”即起点,评课时,集中个人观点,压缩出两个主要建议,供执教者在下节课中突破。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评课理念,指导我们改进评课方式,提高评课质量,更好地体现评课对教学的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