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计生 吕成文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主题突出、形式灵活,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微课主要根据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展幵教学。本文探讨了将微课引入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即不仅能翻转地理课堂,还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 中学地理教学 教学方式
微课形式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可汗学院,由萨尔曼·可汗利用聊天软件、互动写字板制作,后来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Microlecture),又引入我国。国内一般认为微课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1]。教育教学中,微课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而且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一、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因不参与中考,总被人们视为“副科”,未受到应有重视。初中专职地理老师人数较少,地理课经常被视做“副业”,派给语文老师或政治老师,强迫其承担一个班的地理授课任务[2]。正因如此,初中地课堂出现了“消极上课”、“无人上课”等现象。以上现象会给初中学生造成直接影响:第一,初中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第二,学生学习态度较差,普遍认为地理不好学,学生头脑中仍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主科的学习,轻视地理等学科;第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七年级新生,出现不会学的问题;第四,缺乏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如读图能力、分析能力等。
(二)落后的教学观念从根源上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陈旧甚至错误的培养理念是造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弱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教师认为初中地理中考不考花大量时间无意义。学校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课堂教学质量的衡量以高考考点的落实为准,一直以来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能力极少受到大家关注,许多年轻教师在这种校园文化中被逐步同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日趋淡化,缺乏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研究,没有掌握系统而科学的培养策略与方法。
(三)现行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方式需要改变。
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学中使用的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填鸭式”教学和重知识点熟记轻综合素质提高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教法单一,手段单调,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最终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微课的出现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对消除传统中学地理教学的弊端指明了道路。
二、微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一)微课在新课教学中的使用。
1.复习旧课。根据上节课教学重难点及和新课教学相关的知识点为基础设计制作微课视频,提前提供给学生,供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为新课教学打下基础。
2.新课教学。老师按照新课内容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好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点的问题,在教学开始阶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制作相关微课,并且全班学生共同学习此微课。
3.重难点教学。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教师应该首先在备课阶段对问题进行思考,借助书本及网络大量丰富的资源,选用典型范例,把重难点由抽象变为形象,并达到理解规律的地步。此部分视频可以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使用。
4.练习小结。在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小结。教师应精心设计出典型习题并制作成微课,用于总结本节课内容。同时引领学生做好知识体系建立,衔接好新旧知识,适当设计出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这部分微课应让学生在本节课结束之前学习。
(二)微课在自主学习中的使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课后时间段可以通过微课增强学习效果,利用微课的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时间短。一段微课视频一般要求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宜,不能超过20分钟。一个主题,一个知识点,内容精炼,重点明确,在极短时间内把问题阐释清楚,学生快速接受知识。
2.播放方便。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微课视频的学习既可以在课堂的多媒体上操作,又可以在任何移动设备上播放,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移动学习。
3.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微课视频的学习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能力对视频内容及播放速度进行选择。对于难点问题可以反复观看、学习直至理解为为止,解决课堂中教师不能兼顾所有学生的弊端。
作为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微课将在地理教学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从而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使学生的学习观念产生巨大转变。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2]王茂云.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