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琼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观点,详述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多种途径,即课堂教学(词汇,口语,语法和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最后再次强调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最终达到跨文化交流无障碍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跨文化意识 教学方法
一、课题的提出
1.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不了解文化,在语言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导致不能有效地学习语言或交际失败。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渗透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2.《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文化意识”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并在目标描述和内容标准中详细描述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文化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化文化意识,即中外文化的敏感性(sensitivity),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tolerance),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flexibility),旨在提高鉴别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如果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靠合理配置的教学素材,那么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要依靠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以及课内和课外教学的潜移默化。
1.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文化意识培养。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部分,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然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许多词汇的文化内涵出现了不对等。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应注意强调不对等性,否则就会出现大量汉语式的英语。
(1)词汇空缺。文化差异造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如a bingo game 在汉语中无对等的译词,汉语中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中的三伏和三九也会使英美国家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2)对应词范围不同。英语和汉语中虽然有大量的对应词,但大部分词的词意范围不同。如英语中的modern既是时间概念,又是文化概念,意味着对中世纪的反叛,倡导人文精神,这显然要比汉语中表现代的意思更广泛。
(3)词义褒贬不一。社会文化本身不同,造成英汉文化内涵上质的差别,词义相同而褒贬不同。如中国人经常用狗骂人,狗仗人势,走狗,狐朋狗友,等等,西方人则把狗视为man’s best friends,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与词汇相比,英语中大量的习语、成语、典故更是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有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其口语的困难不是如何正确发音,而是在实际的情景中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多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把语言放在具体的背景下进行,使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比如最简单的英美人见面互相问候: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或谈论天气:It’s fine,isn’t it.而中国人见面是吃了吗、喝了吗,或你到哪里去?当然,还有其他场合,如打电话、购物、问候、约会讨论等。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先讲清一些语言习惯及内涵的文化因素,让学生学到地道的、真正的英语,而不是汉语式的英语。
3.语法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和结构的不同,还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如“my knife and fork is made of silver”的谓语动词怎么用is而没有用are呢?原来西方人用餐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所以谓语动词用单数。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要表达“他是我的一个朋友,不能说“He is my a friend.”,而要说“He is a friend of mine.”,双重所有格准确地体现了他与我的朋友之间的关系。总之,英语庞大的语法体系中,有许多可以当成跨文化文化教育的素材,在日常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引入跨文化教育,既使学生获得西方文化知识,又使枯燥的语法阐释变得鲜活而富有生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阅读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有关英美风土人情、人文地理、节日(Halloween,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名人趣事(Audrey Hepburn,Maksim Mrvica)、标志性建筑物(Big ben,the EiffelTower,the White House)、饮食(hamburger,hot dog pizza)、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文章,这就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创造了条件。在做这方面阅读时,我们要先给学生提供有关这些方面的大量的阅读材料,补充背景知识,这样学生会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和跨文化意识。
5.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跨文化意识。
语言的学习是多方面、多途径的,意识的培养更是随时随地,光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跨文化意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外要最大限度地营造英语文化氛围,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开办英语角。让学生在草坪上、树荫下无拘无束地用英语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外教或外国朋友和学生直接交流,真实真切地感受英语文化,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比如每周增加一两节英美文化史、英美风情录、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使学生系统完整地了解英语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3)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利用投影仪、互联网等播放一些配有字幕的原版电影、影碟,比如可以播放Family Album U.S.A,Growing Pains等很多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有趣的原版电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同时对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道德观等形成直观地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结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社会发展必将使跨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尤其是随着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所以,在初中外语教学中,我们在注重传授外语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以文化意识促进语言的学习,克服文化差异障碍,轻松愉快地学习外语,最终实现文化交流无障碍。
参考文献:
[1]鲁子问,王笃勤,主编.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英语课程标准.2011.
[3]陈俭贤.“依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
[4]经闵.新课曾理念下外语教学和文化导入.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2).
[5]汪颖.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外语教与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