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教学策略

2015-09-10 07:22:44张殿娟
考试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个位两位数计算能力

张殿娟

摘 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教学要做到: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通过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100以内 加法 减法 复习策略

在完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单元教学以后,做好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巩固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复习课教学中,对 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能够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首先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然后通过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做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达到融会贯通,以此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并形成知识整体。复习课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明确复习目标

本单元的复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与同学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并能准确、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二、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然后学习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全班进行交流,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每个学习小组的总结结果。具体可归纳整理如下。

不进位加:两位数加一位数(例34+3);一位数加两位数(例6+42);两位数加两位数(例32+21);两位数加整十数(例35+50)。

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例45+62);和的个位为零(例43+27);两位数加一位数(例28+6)。

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例37-21);两位数减一位数(例36-4);差的个位为零(例37-17);差的十位(最高位)为零(例35-31)。

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例41-26);整十数减两位数(例60-34);两位数减一位数(例42-7);整十数减一位数(例70-6)。

连加:例27+35+21。连减:例74-30-16。加减混合:68-24+29。带小括号的运算:例73-(46+17)。

笔算100以内加减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三、复习课实施策略

在复习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在复习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本单元的复习。

1.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有很大差别,教师要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要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发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设计的复习方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再配合归纳、总结已学的知识,进行计算题训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课,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中容易出现错的地方,出示有针对性的题目(是平时学生计算过程中的计算结果错误的题),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并进行纠正。查漏补缺不单纯是找出错误进行改正,更重要的是分析出现错的原因,针对错误类型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经过分析归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三种:第一种是数位不对齐,原因是没按法则计算,对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按法则步骤进行计算;第二种是进、退位错误,原因是计算中的重、难点没有掌握,对策:点上进、退位点,并记住加上进位1或减去退位1;第三种是看错加减符号,竖式抄错数字,忘记在横式上写得数等,原因是粗心大意,对策: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知识水平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概括和总结已学过的知识,从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数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知识及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狠抓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时一道计算题会有几种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计算规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及计算能力。

4.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设计练习题目,即基础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基础性练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编出题目进行计算,采取小组共同研究、探讨编出各类计算题并进行计算。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板演汇报结果,然后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综合性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如算式填空:在下列算式中的“□”中填上合适的数:24+3=□7;□+31=37;32+24=5□;25+40=□5;43+62=□□5;43+17=6□;27+6=□3;37-21=□6;36-□=32;27-17=1□;41-26=□5;60-32=□8;41-7=3□;60-6=5□。编题计算:用23、24、25、26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应用问题解答:①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4岁,妈妈比女儿大多少岁?②大鸡有43只,小鸡比大鸡多3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解答。

进行系统复习后,学生系统掌握了知识内容。通过查漏补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精心设计复习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个位两位数计算能力
能拨出哪些两位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2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2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