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创新运用

2015-09-10 07:22张静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名画美术多媒体

张静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畅快地表达自己的心声,能够从表达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滋养。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对不同作品的观察、欣赏、探索,获得审美意识的提高与经验的积累等。传统美术欣赏活动多由教师讲解、幼儿听并感知,教师展示的静态挂画或教材小图片,让幼儿在枯坐与单调的课堂形式中,失去对美术欣赏活动的兴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普及幼儿园网络中巨大的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制作课件、推动课堂的能源。多媒体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不仅让教师的课堂获得与传统碰撞的创新,还给了幼儿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为幼儿搭建无限的创造舞台。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发挥多媒体画面、声音等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优势,多媒体不同的呈现方式给幼儿带来的新感受,让美术欣赏活动更生动、活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一、灵动画面,视觉与认知同时发展

幼儿的创造行为需要模仿与认知的铺垫,美术欣赏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对名画名作有初步的认识,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感受,自我感受是幼儿模仿并形成创造的第一步。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参与活动与自主学习的动力,多媒体具有图形、图像、动画和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可动可静,生动形象的表达给幼儿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这是传统美术欣赏活动与多媒体美术欣赏的最大区别所在,利用灵动画面可以让课堂新颖,让幼儿更乐于参与。

如欣赏莫奈名画《日落》时,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出示静态的图片,印象派的画风对幼儿来说有些难以理解,他们从颜色上进行观察,暖色调的整体让幼儿感觉“很舒服”,对整体色彩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而后教师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Flash课件让画面中的水面呈现出一种波光粼粼的动态,画面上方一轮红色太阳慢慢向下沉,在波光前渐渐消失了。当画面再次归于平静时,教师再请幼儿欣赏,幼儿能够描述得更清晰,对整幅画有了自己的感受,此时再请幼儿对他们的欣赏进行简单描述,他们更具体地从色彩的温暖过渡到画面内容:“是下午时间,有一条小河。”“太阳慢慢落山了,我看过日落,在公园湖边也是这样的。”在动画的灵动辅助下,幼儿能从抽象的画中感受到具体的内容,更利于幼儿在日常欣赏中想象各种不同画面,让幼儿在视觉、知觉等多方面获得良好发展。

二、声音辅助,情感与审美的双重满足

多媒体具有声、像合一的功能,不仅可以呈现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幼儿的眼球,还能产生良好的声音效果,帮助幼儿更好地欣赏作品的意境,激活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名画欣赏与传统枯燥的教学分离开来。教师将画面与音效有效融合,能使原来略显无生气的课堂变得活跃、灵动起来,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选择材料的空间变大,在声、形结合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既通过声音的介绍、背景音乐的呈现使幼儿感受欣赏作品,又让幼儿感受到名画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故事。

如欣赏列维坦名画《金色的秋天》时,教师以音乐《秋日私语》作为名画欣赏背景音乐,教师以PPT的方式给幼儿做了整体、局部的呈现。在移动整体图片的过程中,教师以录音方式让幼儿了解这幅画是画家对秋天的颂歌,表现对俄罗斯秋天的爱。蓝色的天空、灰白的云、阳光照着的小溪、田野上的黄绿色在图片上仿佛活生生地呈现出来,教师事先录好的对图片的介绍结合背景音乐,让幼儿在欣赏图画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听觉满足,从听的过程中感知画者情感与图片表现,更增强名画欣赏的趣味性。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让幼儿在声、像和谐的氛围中,欣赏作品内容、感受作品意境、思考作品内涵,激发幼儿更深层次地与作品产生共鸣,获得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享受,使欣赏活动变得更有意义,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情感积累,为幼儿后期美术创造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三、开阔眼界,思考与对比的冲击发现

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单幅多方式”、“多幅单方式”,让作品的展现为幼儿带来更多对比感受,使幼儿在对比中获得对作品的不同欣赏支点,从而以多方面、多角度思维方式发现作品的不同感观,在不断探索中,努力为幼儿营造创新性课堂。

(一)单幅多方式呈现

在同一个作品中,教师使用多种呈现方式,激发幼儿多方面地欣赏、感受作者传递的信息,同时给幼儿带来新奇的感受。在欣赏作品中,教师可从作者、色调、画风、内容入手,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性、可操作性、互动性,给幼儿呈现多方位的欣赏角度。如欣赏洛德·莱顿的名画《缠毛线》,教师为了让幼儿对图画有更多认识,使用不同的图片呈现方式,教师以PPT编辑图片渐入、以静态的图片欣赏整体、以人物突出的局部欣赏细节、以Flash表现主题“缠毛线”中缠的动态表现,以背景音乐让幼儿感受到图片带来的温馨和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愉悦。教师使用多种方式表现一幅图的画面、情感,并用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作者绘画的主题。多方式的呈现,让幼儿对画家的线条处理、色彩运用与动作语言都有更多认识,对画面有了更深入的视觉情感体验。

(二)多幅单方式呈现

与单幅多方式呈现相反,将不同名画以同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在一次活动中让幼儿进行两张图片或多张图片的对比欣赏,让幼儿从一幅画的思维框框局限中跳出来,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创造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两幅作品的共同点为轴心展开对比,在共同中寻找差异,通过对作品思考、探索,让幼儿感受两种不同的美,获得审美感受的升华。如教学凡·高的名画《向日葵》时,教师提供了一幅莫奈的《红桌布向日葵》。两幅画虽都以向日葵为主要内容,但花朵面向的位置却有所不同,色彩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大班幼儿对空间感知和相近颜色的分辨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基础,教师在多媒体呈现时使用了同样的渐入方式让幼儿观看,两幅图同样以静态的欣赏进入,而后缓慢移动镜头,形成渐进式的欣赏。因为呈现速度慢,所以当两幅作品同时进入画面时,幼儿有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对比或自主观察对比,使幼儿对两幅图有更直观的自我认识。欣赏后,幼儿绘画时不受限于一幅图中的内容,而是更自如地运用多种颜色或调配有微差的颜色,让向日葵的位置更自由而不是呆板的作品复刻,自然形成对空间的认知自由。这种多幅画的单方式对比让幼儿更有创意,也让课堂变得创新、动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教师不能要求幼儿心中美的种子如何发芽并成长,但是教师却能给幼儿足够的养料,让幼儿在对名画的欣赏中逐渐形成自我欣赏行为与审美方向,使幼儿内心“美的种子”能够在名画的触动之下,自发地按照自我情感方向成长发芽。多媒体的直观、动态、简易、多方位,让美术欣赏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美术欣赏展现新面貌。欣赏是创造的基础,教师利用多媒体方式使幼儿获得对名画的欣赏感受后,需要给幼儿自我创造的自由空间,在欣赏基础上进行创造,而不是用名画对幼儿进行束缚。幼儿园美术欣赏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幼儿心中“美的种子”在欣赏的指引下发芽,多媒体的灵活运用让幼儿获得成长,让课堂变得有趣,让幼儿兴趣与创意想法获得萌芽与持续,让幼儿“美的种子”开出更多奇思妙想的花。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罗梅,赵福云.幼儿园美术活动创意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阮艳燕.多媒体教学在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1).

[4]刘冬梅.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2012(4).

猜你喜欢
名画美术多媒体
名画欣赏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名画欣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当名画变胖以后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