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试读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

2015-09-10 07:22高音耿瑞芳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高音 耿瑞芳

摘 要: 随着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试读管理作为一种学籍管理制度已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目前试读管理机制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试读处理标准的制定、试读处理时间的设定及完善与加强试读后续管理等方面提出观点与方案,以期充分发挥试读管理的作用,实现试读管理目标。

关键词: 试读 试读处理 管理运行机制

一、试读的定义

试读是高等学校因学生学习成绩达不到学校规定标准而实行的一种学籍处理制度,根据不同情况可跟班试读(适用于无后续专业学生)或留级试读,试读期为一年,试读期间要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试读学生在试读期满后,累计所学课程考核成绩符合学校规定的解除试读标准,可以解除试读。

二、目前试读运行机制管理现状

(一)试读范围标准

目前,试读范围标准各高校虽然各不相同,但大多遵循一个原则,即按累计不及格学分的绝对值进行考核处理。如北京联合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所有学生累计不及格课程(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超过22学分者,将受到“试读警告”。受到试读警告的学生,允许其申请试读一年。试读学生编入低一年级相应班级。学生在试读期间应随低年级重学相关不及格课程,也可先修高年级课程,所修课程均纳入学籍处理。

(二)试读处理的时间

目前,各高校试读处理一般安排在每学期补考完成后进行。即每学年要两次进行试读处理。如北京联合大学学籍管理规定:试读处理统一安排在每学期初补考结束后进行。试读学生应编入低一年级相应班级。

(三)试读的告知

由于学生被试读处理后,不但会延长在校学习时间,造成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的提高,而且被多次试读处理的学生会受到退学处理。如北京联合大学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试读期满后,累计不及格课程(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大于16学分,学校将给予第二次“试读警告”。若第二次试读期满后,累计不及格课程仍然大于16学分,则予以退学处理。退学结果有时对于学生及家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严重时还会引发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纠纷。因此试读的告知环节显得非常重要,各高校普遍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通知学生及家长。

三、试读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试读运行机制的管理现状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试读标准有待完善与细化

目前我国高校一般设置多个专业类别,一所高校中工科专业、理科专业、文科专业、艺术类专业等同时存在,各专业课程的学习量与难易程度存在很大差别,但试读处理时各高校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标准,结果是工科、理科类专业等学习量与课程难度较大专业被试读处理的学生远远高于文科、艺术类专业等学习量与课程难度较小的学生(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近三年来试读处理情况表1为例)。这样的处理结果有失公允。因此试读标准的科学设置显得非常重要。

表1 近三年来试读处理情况统计表

(二)试读处理时间有待探讨

试读处理各高校一般每学年处理两次,安排在每学期补考后进行。这样的处理有时会造成学生在某年级学习了一学期,却在下一学期被降到低一年级的现象。举例来说就是会出现某学生第一学期在二年级学习,第二学期却被降到一年级学习。这样的处理结果不但学生与家长难以理解,而且逻辑上有待探讨。

(三)试读处理后的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试读处理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财务成本、时间成本提高,特别因多次被试读处理的学生导致被退学处理更是造成学生财务成本、时间成本的浪费,由此引发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矛盾纠纷越来越频繁。因此各高校开始重视告知环节,不但告知学生,同时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告知家长。但就目前来看,各高校对试读处理的后续管理,仅仅停留在告知管理上,多以避免矛盾纠纷为目的,但对如何帮助试读学生正确对待试读,最终解除试读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四、应对措施

(一)完善和细化试读处理标准

科学设置试读的处理标准是试读管理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各高校确定试读处理标准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方案的差异性,把一刀切的绝对处理标准变成较为科学的相对处理标准。

首先因为本科(含专升本)、高职等不同层次学生在招生时天然就存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差异性,因此制定试读处理标准时应客观考虑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制定的试读处理标准上应有所不同。

其次在同一层次上(如本科),因为不同专业在培养方案、所设课程难易程度、学期应修学分上存在较大差距,可采用自入学之日起累计实得学分(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所占累计应得学分(不含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百分比制定试读处理标准。

综上两个方面,再结合各高校生源情况具体实际,可以制定出较为科学的试读处理标准。

(二)科学设置试读处理时间

从目前来看,试读处理安排在每学年末的补考之后进行较为合理,也就是在每年9月份进行。这样处理既避免了学生在某年级学习了一学期,却在下一学期被降到低一年级的现象,又在教学安排上更趋合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与加强试读处理后续管理

经调查,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为例,目前各高校一般试读管理流程如下:

1.每学期开学补考成绩进入教务管理系统后,各学院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开始用教务管理系统对本院全体在校生成绩进行筛选,把达到学籍管理规定中试读标准的学生筛选出来,形成试读学生名单。

2.各学院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根据筛选结果,填写试读通知单,一式两份并通知学生领取,同时由各学院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电话告知家长。

3.学生领走一式两份试读通知单后,学生及家长在试读通知单上签字,并在规定期限内返回各学院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一份备案。

从以上流程看出,目前各高校试读处理管理,对试读处理的准确性要求和试读处理结果的告知环节非常重视,对试读处理管理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但是各高校制定试读处理制度的初衷是提醒并警示学生学业学习情况,达到提醒学生努力学习并使之顺利毕业之目的。但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面对试读处理结果往往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最后因多次试读被退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试读管理运行机制,加强试读处理后续管理,帮助学生通过后续学习解除试读应是高校试读管理改革的方向。

学生的成绩简单看是考试考出的结果,但从深层次分析来看是学生学习习惯、任课教师教学效果、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效果、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试读学生进行全方位干预管理,才能真正发挥试读处理的作用,使试读学生摆脱学习困境,顺利毕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试读管理中,高校要树立试读管理不仅是教务处学籍管理工作人员和被试读处理学生的事的指导思想,在试读管理运行机制上要全面调动任课教师、班主任(针对高职学生)、导师(针对本科学生)、学校心理咨询教师等人员,对试读学生试读期间的学习习惯、思想动态、学习效果、心理健康等进行全面干预。首先,任课教师应加强对试读学生的课程学习辅导,课上多关注他们,课下多指导他们。其次,班主任、导师应及时与试读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指导并帮助他们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动态监督他们所制订的学习计划的实施效果,若有偏差,及时督促他们改正。第三,班主任、导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与家长配合,共同为试读学生回归正常学习而努力。第四,班主任、导师应观察和了解试读学生的心理状况,若有异常,应请心理咨询老师配合,及时对试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放下心理包袱,轻装前进。最后,班主任、导师应为每位试读学生建立试读档案,定期了解并记录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加以干预和解决。

高校通过以上试读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发挥试读处理的作用,实现试读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红波.留级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方双虎.乐学与厌学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对照研究.教育科学,1997,2.

[3]关艳玲等.对退学试读学生状况的原因分析.高等农业教育,1998,7.

[4]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学生手册,2011,7.

[5]张舒拉.试探大学生成绩不佳的原因.高教发展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