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盛华
摘 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其以开展品德教育为核心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及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师要按照《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要求,改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推动该课程教学获得更大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目标 有效性原则 教学方法
从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看,很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强化课程教学效果。品德教学要走出课堂或者将教材之外的内容引入课程;社会教学要走进生活,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发智力。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相关课程标准作为基本制定依据,并且将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考虑在内,力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在制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将该目标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且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教学目标,使其更科学、合理。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防止出现课程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状况。
2.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无法真正触及学生心灵,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基础性教学目标当然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所以,真正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应该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另外,因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为了促使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就需要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坚持层次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差异性,设置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将教学目标的落实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制定教学目标,只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关键是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后,就要采取措施将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使之发挥最大成效,帮助该课程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对此,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过程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例如,设计课堂提问环节,或者把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注重生成性教学。另外,还可以遵循榜样诱导原则,借助榜样的力量,活跃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
2.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
教师在开展品德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将课程特点与学生的身心特征结合起来,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用眼用脑、多思考,培养他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借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并要求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亲身体验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面向全体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懂得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坚持民主性原则,同时多鼓励学生,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另外,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还要注重引导方式,不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要的时候还要整合资源,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借助学习的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并指导学生合理网络,帮助学生学会收集及处理信息。
三、联系学生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课本知识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教师也不可忽视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且随时关注社会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人和物,这些都应成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多观察周边事物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礼仪制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四、注意拓展教学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其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时刻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另外,还要注重拓展课外知识,而不是将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经常性地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例子引入课堂,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积极创造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理解与感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水平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我爱我家》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如果不记得,就回家问一下爸爸妈妈,看看爸爸妈妈会是什么反应。另外,还要求学生回家之后,收集家人的照片,并且在晚上睡觉之前,思考一些问题:在所有的家人中,谁是最辛劳的?谁整天围着你转,谁给你做早餐?谁给你缝衣服?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帮助学生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并且促使他们将这种感激之情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五、结语
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互动,不仅能够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高尚品质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在长大之后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再次联系学生生活,充实教学内容,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努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芬.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
[2]刘桂梅.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J].学周刊,2012(25).
[3]高利佳.如何构建有效的小学品德课[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4).
[4]朱家军,刘永兵.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J].新课程(中),2011(01).
[5]陈常清.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