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 的现实意义研究

2015-09-10 07:22郑璇张小月余艺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郑璇 张小月 余艺

摘 要: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文学巨匠笛福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笛福既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又兼具商人身份,被后世赞誉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他的船只不幸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孙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孙带着“星期五”返回故乡。文章对《鲁滨孙漂流记》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 《鲁滨孙漂流记》 人物精神 现代启示

一、引言

鲁滨孙身上寄托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寄托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鲁滨孙漂流记》的文学价值也同样令人充满敬意。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是适应西方历史文化发展新趋势而出现的经典文本,也是18世纪中叶前后作家从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进一步看到了人的能力的巨大作用,从而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及其上帝创造一切的荒谬理论。作品通过鲁滨孙荒岛28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主题。

二、《鲁滨孙漂流记》的创作背景

十八世纪的英国,作为殖民大国,正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发展的顶峰,作为当时的殖民霸主英国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充满冒险精神,同时是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真实的故事为原型,这也是小说具备真实感的原因之一。主人公的原型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塞尔柯克水手,由于塞尔柯克在海上时,与船长发生争执,被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上生活了四年。塞尔柯克的经历给了笛福创作灵感,实际上塞尔柯克的荒岛生活并没有鲁滨孙的故事精彩。笛福在新闻事业生涯中关心政治,但又多次因政治事件入狱,在1719年,笛福放弃公众生活,专心从事创作,《鲁滨孙漂流记》由此问世。十八世纪的英国,不仅是殖民大国,而且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顶峰,这是个充满冒险精神的时代,也是个霸权主义横行的时代。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和追求财富的形象,充分展示了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和现实意义。

三、主要人物个性剖析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艺术形象,他是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初期的普通冒险家,他既不是一个完美的好人,更不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只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普通人。他身上强烈的独立自强精神,在古今中外一直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作者笛福在书中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害怕危险的心态比危险本身还要恐怖一万倍。”事实确实如此,一个人具有强大的心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所以,无论是作品还是作家本人,都体现了那个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勇于探索冒险的英雄主义精神。

四、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鲁滨孙漂流记》的原型故事中,经历了五年荒岛生活的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并没有像鲁宾逊一样积极乐观,而是由于孤独和恐惧,变得焦躁抓狂。但在小说中,作者将鲁滨孙描绘成一个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尽管笛福本人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就给自己定位了一个与社会时代分离的、孤独的形象,但他仍然赋予作品积极的希望。

社会是一个大整体,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之无法彻底断绝联系。当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不断与社会这个整体分离的时候,人的心灵就如同置于一片荒岛。此时此刻,人们就被迫注意到了自己的孤独感。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正视这种孤独感和分离的状态,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背离正常的疯狂行为,对周围都充满了敌意和焦躁,会怀着巨大的仇视态度不友善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五、结语

笛福创作的年代距离我们已十分久远,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宗教背景与我国当下社会有一定差距。但当我们审视当今社会的种种,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依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警示我们对当下社会发展的认知要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M].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2]刘意青,刘阳阳.插图本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