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改革《设计史论》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5-09-10 07:22陈文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

陈文娟

摘 要:文章结合设计史论课堂现状与职业院校学生特性,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为手段,情景化选题带入,自主信息化查找,社区个人学习、小组学习、教师督导把关相结合的方法,成果共享、测评课堂信息反馈,进行课堂方式的“五点改革”,来逐一解决职业院校学生设计史论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设计史论课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社区化学习;成果共享;测评课堂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4-0056-03

一、 设计史论课的意义与现状

设计史论课是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设计史论课对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系统学习和鉴赏设计史与设计理论的最基本课程,是提高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设计理论基础、审美鉴赏能力的专业必修课。从目前设计史论课授课现状来看,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对该课程并不重视,甚至把其看成是极其陈旧枯燥的一门课程,导致一些不良的课堂效果。改善设计史论课不被重视的局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进行课堂方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本文将探索一些路径来达到这个目标。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1.教育目的发生改变

“我们在一个彻底通过反思性应用知识建构的世界中感到发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从未能够如此确定,那些知识的任何给定元素都将被修正。”[1]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急剧增长的知识,已使教育无法面面俱到,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带来的竞争压力,使教育的目的也在深化转移。也许昨天,我们的学生还在为记忆和复述知识而苦恼,那么今天,他们就该为发现和使用信息的批判性思维、清晰的自我表达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付出更多的努力。[2]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也在积极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人们更多地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他们获得的信息,并应用于实践生活。这意味着教育的主体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会学习。

2.从对学习的新认知中发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随着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建构主义、神经科学等学习研究领域知识的发展,我们对学习也有了新的认知。“学习是如何发生的?首先所有的学习都包含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一个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另一个是心理的获得过程……将新的冲动、影响与相关的早期学习成果连接起来”,“这两个过程必须都是活跃的。”所以“学习既是客体也是主体:总是某个人在学习某些东西。”[1]学习打上了个人的印记。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并且让他们一直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处于活跃的状态。为什么必须是让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才是积极有效的学习?

新的教育研究认为“如果学习者仅仅扮演一个消极的角色,并且没有主动承担任何义务的情境下,这在日常学习教学中有着大量的例子,那么这种类型的学习,实际上将不会出现任何双向的互动过程,取而代之的通常是所谓填塞的过程——保罗·弗莱雷所称的‘银行存储式教育’。”[1]

②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中心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过去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打交道,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新的知识。“学生带着有关世界如何运作的前概念来到课堂。如果他们的初期理解没被卷入学习中,那么他们也许不能掌握所教的新概念和信息,否则他们会为了考试的目的而学习它们,但仍会回到课堂之外的前概念。”[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研究的一个主体中心,并且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活动中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式教学方式的消失,只是我们十分明确它的出现是在为谁服务。

3.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我们首先必须对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经过近几年教学经验的累积,笔者仅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为例,总结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几个特点:

(1)职业院校学生是处于青年期精神迷茫的一个学习群体

他们急需建构个体身份的认同或自我理解的发展。在艾瑞克·埃里克森的著作《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中提到,青年期是通常被界定为15岁至25岁左右甚至长达20年的一个由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人类成长发展阶段。在这个文化爆发日新月异的时代,固有价值体系的崩离,新的教育机会、新的消费机会、新的通讯系统和新的生活方式提议,都让青年人感到处于混乱无序的困扰中,所有事情都存在可能,却又处处受限,青年人变得非常的理想化以及商业化。对于他们来说身份认同的需求往往比职业生涯的方向表现得更为紧迫。[1]

(2)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经验

职业院校学生一方面渴望大学教育带来的作为独立个体自由调控学习生活的自由,另一方面他们习惯了以往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在面临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教学任务与大量的课余时间时反而显得无所适从。同时作为高考机制淘汰分流的一批学生,他们缺少深入学习的能力,对素材的归纳与观点的提炼概括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不高,缺少解决学习难题的勇气与意志力。

(3)他们存在职业方向的紧迫感与不确定性,却没有强烈学习的内驱力

职业院校学生是大学体系里首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习群体,他们存在职业方向的紧迫感,但作为艺术设计类学生,他们的就业方向是分散型的中小企业,将来的工作方向也不一定对口,所以他们的职业方向又是不确定性的。职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为了文凭而学,是应家长的要求、社会的压力来到学校,对自身所学专业了解不深或兴趣不大,学习的内驱力不足。

结合以上几点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1)把学生身份认同的需要与职业使命结合到教学当中,使其思考自身并确立走向社会的正确方向。

(2)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思考、充分利用周边优质资源的能力,为其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提高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堂教学设置更贴近行业动向,通过所学知识解读社会生活。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专注于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应定期更新行业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行业最新专业技能的需要。

三、信息化教学为手段

1.信息化教学的大趋势

信息化教学,就是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的蓬勃兴起,整个人类社会掀起了一场跨时代的网络革命。随着交互式社区、电子商务、远程教育、搜索引擎、百度文库等的迅速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涵盖并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声称,到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逼近30亿。“这标志着全世界人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亲密关系已达到了一个分水岭”。[3]

在中国,据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网络已成为优质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集成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与重视也在不断加强。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把教育信息化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相继出台。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会议上强调,通过应用驱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并提到“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4]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也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快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5] 把信息化教学手段接入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2.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1)在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中

通过网络投票工具或信息调查工具,在线调查或下载纸质调查、课堂面对面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判断学生基本思维与过去学习经验等前概念。

(2)在学生自主查找信息环节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在有选题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图书馆、学校专业阅览室、百度文库、百度百科、专业网站等优质资源进行关键词查找与核心知识和案例的学习。

(3)在教师对学生社区学习过程的督导与信息反馈中

教师利用社区网站、网络聊天工具,如腾讯QQ、博客、空间等,对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过程加以监督管理和信息反馈。

(4)在成果共享与测评环节

利用互联网软件或QQ群共享,在线网址浏览播放或打印展示进行成果共享,在线或下载纸质调查进行信息反馈意见的调查搜集。

四、五点课堂方式改革

1.情景化选题带入

教师进行设计史论课程概述与引导,通过信息化调查对学生的前概念加以了解和掌握。结合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职业院校学生身份认同职业需求给出若干情景化选题。在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身份认同、反思自身、了解社会生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选1-2个选题,作为学生本阶段课程的主要自主学习与研究课题。此方法能够给学生设立一个贯彻始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动起来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中心。

2.自主查找信息

信息化应用与优质资源的接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优质资源的利用进行关键词和核心主题信息查找、筛选与提炼,提取有用信息和核心知识点,加以思考评价利用,加强了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

3.社区化学习

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学习、教师利用网络社区空间进行个人与小组的自主学习过程督导把关,形成社区化的学习进程。

(1)个人学习

学生围绕选题,结合自己的前概念,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专业阅览室、网络、机房、社区专业网站、百度百科、文库等优质资源进行信息搜索、筛选等调研活动。最后制作成PDF或PPT在课堂上集中汇报。

(2)小组学习

通过集体汇报的形式分享成果并进行小组讨论与进一步学习。把有关联性的选题多角度、多类别地组合在一起,作为小组学习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讨论与研究。

(3)教师督导把关

教师可在学生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监督、辅导与专业性把关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难题深化学习,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过程。教师可通过互联网社区空间,如腾讯博客空间,让学生在每周的学习过程中,以博客日志形式记录下个人学习心得、信息搜集资料成果、思考过程与问题难点,教师通过访问每位学生的日志空间,来把握学生的自学进度,进行答疑解惑与专业性指导,完成教学目标。

4.成果共享

学生把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成果按照一定规格上传至群空间,并有班级专组成员把所有学生的成果总和编制成PDF文件或PPT。标题可以是“某某班——我理解的设计概论”,并在特定场合或网址公开展示,给学生一定的鼓励,提高其学习内驱力。

5.测评:课堂信息反馈

在课程临近结束时,进行学生自学成果信息反馈以及对本次课程教学的信息反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不断持续进行的过程,虽然本次课程结束但学习仍在继续。同时也能总结经验,不断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境界。

通过以上五点课堂方式改革,结合设计史论课堂现状和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网络与优质资源,有压力、有动力、有目标地自主学习。学生从始至终都是课堂的中心,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要做到专业性把关与补充学习,深化巩固学生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成果,进行成果共享与测评课堂信息反馈,达到改善教学质量、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丹]克努兹·伊列雷斯著,孙玫璐译.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13.

[3]Tech.联合国:到2014年底全球网民将达到30亿[DB/OL]. http://www.askci.com/news/201405/09/09111310243 134.shtml.2014-5-9.

[4]杜占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新起点[DB/OL]. http://www.jyb.cn/world/gjsx/201311/t20131105_558326_2.html.2013-11-5.

[5]教育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D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 /201401/163169.html.2014-1-24.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信息化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