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

2015-09-10 07:22:44曹美玲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考化学化学复习冲刺

曹美玲

[摘 要]在中考前一个月的化学复习教学中采用恰当措施,使学生多种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无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关键,尤其对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中考化学分数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教学课堂的实际出发,分析中考题型,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因材施教,针对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考化学;化学复习;策略

一、基础性回归

考前复习最关键的工作是让学生明白每一道中考题都是在教材中生成的,考试中简答题表述不清、化学用语表述困难、推断题思路障碍、实验题不慎失分等现象,都是不熟悉、不重视教材,因而没有形成核心知识结构造成的。所以中考前,教师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错题,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的目的,第一是增强自信心,“我把所有的书考前又学了一遍”。第二是减少遗忘,“把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又过了一遍‘电影”’。第三是捕捉意外的收获,“从来没有注意到的内容这次看到了”。这样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第21题第(4)小题:

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 和 :

②选择合适的 ;

③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这道题的答案很容易,但是很多学生却没有完全答对,原因是他们的答案回答不到位,或是模棱两可,其实这道题的答案就在教材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本课小结里,学生只要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看书忌讳虎头蛇尾或一字不漏,不该看的细看,该看的不看。复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注重看教材上新课留下的痕迹,而习惯忽略教材的小结、课后习题、课外实验等内容。所以,临考前,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能在考前一个月静下心来,很好地回归课本,就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考前心理压力,从容自信地走进考场。

理论联系实际,以特定的问题情境为素材,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化学命题的特点。在复习教学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选择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生活健康、化工生产、高新技术、资源和能源等社会广泛关注的信息为背景材料设计的情境新颖、内容广泛的题目。此类型题目的大量出现,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理念。因此,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培养学生的品质。

二、缜密性梳理

笔者认为,考前可以将主要的核心知识设计为某一个问题,以问题为载体进行复习。例如,以碳酸钠为核心,你可以想到什么?(哪些性质与用用途?哪些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哪些物质可与碳酸钠反应?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这种思路可以用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各代表物的考前复习。又如,以“质量守恒定律”为核心,你能想到什么?请准确地表达出来。(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与方法;相关的化学反应实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其注意事项;守恒法巧算;利用质量守恒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反应类型等。)这种思路可以用于化学原理知识的考前复习。再如,以“溶解度”为核心,你能想到什么?如何整理出相应的知识结构?(溶解度概念的要点是什么?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物理化学意义?如何运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关系?)这种思路可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考前复习。

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核心知识为主体,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依托,全面复习中考考点,将每一节复习课都打造为实效而高效的课堂。

三、问题性排查

根据调查统计,学生每次的模拟考试下来,因自己失误丢分的平均达到5-12分左右。分析其原因,大多是审题不仔细、心理情绪干扰、应试技巧没掌握、短暂遗忘知识点等方面。有的学生对于题干中的关键字如少量、过量、元素符号、物质名称、化学式、正确、不正确等条件因粗心审题而忽略。如,2012年南京市中考题第27题第(3)小题: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

根据该实验题设计的目的,要求学生能分析出验证CO2需要使用澄清石灰水,可是学生习惯用化学式填写,完全忽视了本题的要求是填写液体的名称。再如,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均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失误,在中考中都是会丢分的。还有一些学生把常见的仪器名称书写错误,如把长颈漏斗写成长劲漏斗、水槽写成水巢等。

考生考试时的一字一词、一个符号、一个表达都是分数,书写是否合格,表达是否规范,都可以无形中增加考试的分数。因此,考前一个月时间里,利用每次的模拟考试的机会,注重训练考生仔细审题,规范书写,准确表达,简洁清晰答题,尽量训练学生在考前做到规范解题,尽量把失误降低到最小,而不是指望在中考中一次性做到完美。

四、针对性练习

纵观这几年的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题型模式、知识点的考查、问题情境的设计等都比较稳定,也就是说,对常考的题型要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尽全力弄清楚,搞清一题或一类题型,提高复习效率,那么中考多考几分就不是那么难了。

如,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考查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一般占中考总分值的4-8分,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部分的分数很容易拿到。其实不然,有些学生在气体的洗涤、气体装置的连接、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等问题上都很容易出现问题。其中,“万能瓶”装置,既可以实现气体的收集、气体的除杂,还可以作为气体的吸收。收集气体时,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万能瓶”是正放的时候,气体流向是短导管进气,作为其它作用时均是长导管进气;气体除杂和检验的装置连接中,装置顺序的选择坚持先检验后除杂再检验的一般原则;气体的吸收一般利用相应的化学原理进行设计。例如,为了检验混合气体中既有水蒸气又有CO2气体,设计的一般思路是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最后可以用碱石灰吸收气体。

再如,生产流程的题型中,为了除去附着在产品上的杂质离子,提高产品的纯度或防止环境污染,可以让学生从复分解反应角度设计实验方案,较好地除去杂质离子;检验杂质是否洗涤彻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取洗涤后的废液少许,根据杂质离子的不同相应加入不同的物质来检验;有些流程中,使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如稀有气体、氮气等通过,一般的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防止干扰实验。

五、差异性辅导

临近中考一个月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中考复习中去,都能在冲刺阶段有所收获,因材施教成了确保复习有效的关键。

首先,重点关注学困生,他们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受考前惧怕心理的影响,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教师要采用适当的补救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就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抓好中等生,由于他们的复习方法不是很科学,常常导致顾此失彼,这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交给他们,强化规范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巩固练习。实践证明,中考中提高最明显的就是中等生了。第三个群体就是班级的化学尖子生,他们思维反应敏捷,知识点掌握牢固,他们常感觉课上“吃不饱”。对这些学生,可以把易错题、顿号难度系数大一些的题交给他们,在他们答对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课上安排他们讲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莫柳梅.提高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实效性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13,(8):48-49.

[2]姚 征.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有效复习备考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4):96.

责任编辑 潘中原

猜你喜欢
中考化学化学复习冲刺
冲刺
冲刺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2
初中化学如何做到规范答题
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1:56:59
高中化学复习中IMMEX—C系统应用初探
化学教学(2016年11期)2017-01-05 22:31:23
提升初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39:22
近几年苏州中考化学命题特点与备考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2期)2016-03-25 19:49:39
错误量化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实践与反思
化学教学(2015年4期)2015-06-18 01:12:47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
化学教学(2015年2期)2015-05-15 01:16:49
向着自贸区冲刺
孕期最后的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