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
参与过多次评委工作之后,某高校教授越来越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评审看似都由专家来完成,但实际上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按照行政化规则进行。签字的都是学者,行政人员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签字,但这一切无法遮蔽行政化主导的“指挥棒”,简单化、指标化对待教育,而专业的学术评价则被淡化,“行政权力干扰了学术权力”。(据《中国青年报》)
职称本是对教师能力的考核,本该是由学术高低来决定结果好坏,事实上,却早就变成了由权力大小来定夺职位去留。在行政化评审的框架内,行政权力远高于学术权力。
由学术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会使职称评审变得纯粹,会使教师更加追求学术进步,而不会以歪门邪道取胜。但在行政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中,以权力意志为“指挥棒”。权力要追求政绩,高校就要追求“学术GDP”,教师就要变成给科研打工的“匠人”,教师会越来越远离课堂,高校离教书育人的本质越来越远,这是一个最坏的“连锁反应”。目前,虽然我国SCI论文总数居世界第9位,引文数居世界第18位,但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文数却只有3.01次,居世界第124位。中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名列世界前列,但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成果乏善可陈。这是一个最坏的“注脚”,也是莫大的讽刺。
对于高校职称评审过程存在的种种 弊端,许多教授、专家纷纷开出“药方”,比如,打破职称的终身制,让职称“能下能上”,从根源上消除职称买卖的市场需求,使学术评价回归良性生态;学习美国,职称评审的标准是确定的,指标却相对灵活,由各单位根据需要来确定标准和指标,一般不受名额限制,“谁达到标准谁上,达不到标准谁也别想通过潜规则上”……这些均没有错,但我们能学到手吗?即便去学,也只不过是学到皮毛,而学不到精髓。因为根本的症结在于高校行政化未被打破。
在高校行政化的背景下,高校职称评审不可能“独善其身”。一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学者戏称自己为“表格教授”,因为在回国近五年的时间里,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填表上。教授无法拥有“学术尊严”,还能成为学术大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