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人才是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新转型时期,职业教育创新和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综合素质和技能双优人才的需求十分殷切,但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多方面的不适应。比如,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过于单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依然不高,与家长、学生求学、求职的愿望不相适应,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等诸多难题,都有待探索和破解。
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需要走出作为学龄人口分流的“学历教育”补充的误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正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全国学龄人口基数出发的。职业教育改革已从基本满足升学要求,转为满足经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求学需求的方向。这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刚性需求,即要以社会职业人才需求、学龄人口升学需求和社会成人职业转型需求作为规划的出发点。这应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统筹规划的当务之急。
首先,加快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加强职业教育系列法规建设。职业教育在立法保障方面尤其急迫。职业教育仅有教育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协调支撑职业教育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有一部好的职业教育法,才能推进各级政府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其次,政府应鼓励面向人才市场,加大职业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调整力度。从提高就业率和为企业提供各类职业人才出发,允许职业教育机构探索和实践多种教学模式,使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都达到合格人才的要求。避免走与普通高等教育雷同的学历式教育,也避免停留于劳动技能培训层次。在教育培养的学制上,不拘泥于统一的2年或3年学制,不同的学科、专业可以有灵活的安排,目的是为了人才的有效供给。
再次,随着产业调整和升级,在职人员的转岗再就业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潜在生源,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的新情况。国家应有明确的激励政策,鼓励在岗继续学习和脱岗再学习,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各类保障条件,并在相应的职业和成人教育方面的法规中予以明确。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本科院校之间的通道不畅,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考进入高职的比例只有5%;专升本的比例也限于5%。此类限制,既不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也不利于职教与普教之间生源与人才的交流,更限制了职教毕业生的进一步深造的期望,这也是社会上不重视职业教育的因素之一。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予以纠正。
此外,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小、微企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人才走自主创业的发展方向。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应重视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各级政府也应在此类小微企业的创业项目孵化方面予以更大的支持,行业与企业也可以合作经营或连锁经营的方式,吸纳职教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蔡克勤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