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兴
近年来,温州民营经济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始增大。为适应这一趋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完善与民营企业、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借助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行业优势,凝聚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学院融汇吸收了大量优质的企业资源,其中包括企业的文化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等,对课程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立足“六共”机制,深化专业建设
学院领导认为,作为一所在民营经济环境中办学的高职院校,只有主动贴近相关行业和民营企业的需求,密切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这种发展理念,近年来学院与企业行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内形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六共”合作机制。
具体而言:一是根据行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为企业提供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实现校企共育人才。二是根据行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开设或调整相关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积极与行业和企业专家沟通,将有益的意见及时落实到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建设流程中,实现校企共建专业。三是以企业生产活动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与实训教材。四是引入市场机制,引入企业优质生产设备,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五是建立人才共享机制,一方面,突破人事体制瓶颈,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优秀骨干技术人才来校兼职任教;另一方面共享高校人才资源,鼓励中青年教师下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锻炼自身的才干。六是共同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并且共享研究成果,由此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发展。
实践表明,在“六共”机制的推动下,学院6个重点建设专业得到进一步落实,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得以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带学、双证并举等多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人才培养机制得到实现。
立足“岗位需求”,创新课程内容
学院领导指出,企业的需求便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要立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实践中,学院通过持续推动课程体系改革,极大促进了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从而实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二是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标准;三是以“教、学、做”为核心,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四是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及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积极会同企业开发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及相关教材。
以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立体剪裁”课程为例,学院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调研了温州主要几家大型民营服装企业的生产任务及工作过程,对岗位技术及操作能力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同时,积极与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共同讨论,从而确定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相关课程。
从实际教学应用来看,该课程一是立足“岗位需求”。二是不断吸收最新技术成果。三是建立了灵活的考核机制传统,真正突破了围绕“知识”展开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了以“需求”为核心的内容,以“满足需求”为建设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及自学能力具有很大优势。
立足“三结合”,深化实训基地建设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院领导深刻认识到:从知识转化成为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多个环节,需要不同形式的教学来配合实现。近年来,学院探索“三结合”教学机制,即“课堂与实训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教学与应用技术开发(创新)合一”的机制。
在“三结合”的推动下,学院的实训基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硬件设施及软件建设均达到一流水平。在参与生产性实训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重复的锻炼,职业素养显著提高。同时,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基本技能实训的要求,而且能够为生产科研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从而实现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机制,学校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服装专业为例,该校投入300万元的资金,建成了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校内服装实训基地。经过与省内多家知名民营服装企业的磋商,学院先后在实训基地内成立了服装研发中心、成衣流水线等,从而使其成为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服务、技能培训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开展高质量的服装设计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目前,学院的实训教学均以企业有偿服务的横向课题作为实训题材。由企业提供课题经费,企业还会派遣专家来校指导,优秀项目成果将投入生产,实现教学与研发的合一。经过真实项目的实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升了自身的能力。
立足“资源共享”,培育“双师”人才
近年来,学院在教师人才建设上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立足“资源共享”,校企联合培育人才队伍。
自主培养和大力引进相结合 从长期来看,培养一支高素质及稳定的教学团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短期内解决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则需要依靠引进机制。因此,学院采取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先后邀请国内多位知名服装专业学者来校访学,参与企业项目。采用“共引共享”的方式,正式引进或柔性引进一批长期在企业一线从事设计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职任教。同时,学院设立了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机制,鼓励教师到优秀民营企业挂职锻炼,直接承担或参与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教师必须取得本专业实际工作所需的职业资格证、行业特许资格证及技师以上技能证书。基于这种机制,学院“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在短期内得到了扩充,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动态组合,校企互通 近年来,学院与企业深度沟通,尝试建立“动态组合、校企互通”机制,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为教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所谓“动态组合”是指从相关行业、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实践课的兼职教师。对于所聘请的人员,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受聘人必须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具备专业或行业中所需的独特技能。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所聘请的教师多数为在国内获过一定奖项,在业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青年设计师。此外,根据专业技术更新的需要及学生对任教教师的反馈,学院及时调整兼职教师的结构,为学生提供最优秀、最适合的教师。所谓“校企互通”是指学校允许校内教师下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和研发项目。采取这种“动静结合”“双向流动”的人才机制,客观上起到了“鲶鱼效应”的成效,激活了在校教师及企业人才的活力,同时促进了学校和企业的发展。
创新人事制度,多渠道引进人才 长期以来,受制于高校人事体制的束缚,优秀技术型人才很难引进。作为一所高职类院校,技术与理论同等重要,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近年来,学院探索新型人事制度,通过制度创新,突破当前体制瓶颈,探索多渠道人才引进机制。
具体做法:一是借助企业和社会人力资源,建立校企“共引共享”机制,采取“企业高薪聘请+学校提供事业编制”的方式,从企业、社会引入一批高级专业人才。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业内人才往往十分年轻,在学历层次上可能达不到一般高校人才引入的标准。如果墨守成规,必然会影响专业发展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服装设计专业破格聘用了一批青年才俊。这些具有一线工作经验,具备灵活市场头脑的青年人,为教学带来了活力,深受学生的好评。二是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引进人才标准。这种人才引入模式被称为“量体裁衣式”的人才机制。在人才引入的过程中,学院和企业将共同组成人才考核小组,对引入对象进行全方面的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不仅可以在校内执教,同时也可在企业上班,为全方位塑造技能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师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