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萍
摘 要: 初中历史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首先要做好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和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跳脱出来,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可以陶冶学生爱国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创新思维在历史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育 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 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是目前历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被灌输的概念是“死记硬背”,在学习历史时,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等模糊不清,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知识运用中找不到切入点,无法将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对号入座,甚至有些学生连基础的知识点都无法掌握。这样,导致学生只能模糊地记忆历史事件和相关部分人物,而并不了解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这不仅是历史课堂教育的失败,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造成阻碍,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同时历史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的表现[1]。
目前所提倡的历史创新思维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要培养综合素质,明确历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历史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历史发展和变化要全面了解并掌握,站在较高层次驾驭教材。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对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历史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创新思维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一)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发生的历史事件,还要讲解其发生的原因、背景和影响等,从多个角度讲解历史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既要重视历史的表象,又要重视历史的本质。将原来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转化为理解式的记忆,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利用一些相对简单的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联系实际,可以揭示历史知识中隐含的道理和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意识[2]。
例如,学习中日甲午战争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讲述邓世昌的重要事件,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再导入:“李鸿章的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自己在朝廷中独撑一派的实力,以至于在外国军队的强攻之下,李鸿章创建的海军一败涂地。”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甲午海战中中国战败的原因及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由于初中生对近代史的了解相对较少,课外知识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欠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和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积极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方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的对外友好往来这一课时,就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两组,让学生辩论对外友好往来的利与弊,随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且进一步延伸,阐述对外友好往来对我国的影响。在辩论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在总结延伸知识时,更能拓宽学生视野。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和查找资料等途径丰富知识,改变本本主义和书本权威的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可以通过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人物的纪念馆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所遗留下的文化,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另外,参加类似实践类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结意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教育体制 ,培养新型人才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不只是针对历史教育这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敢想、敢做、敢于思考。同时,教育部门要对现在的教育体制逐步进行完善,制定适合当代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发展,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初中历史的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而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还能进一步促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新型的创造型人才。这些都充分说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践行历史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宁夏大学, 2013(03).
[2]齐晓君.关于初中历史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作用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