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教学技能之导入技能

2015-09-10 07:22孙榕金禹含
考试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课堂教学

孙榕 金禹含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时代课堂导入技能技巧是传授新知识的起始阶段,是课堂教学进展的关键前奏,对于一节课堂的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具有先声夺人、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教师如果构思出巧妙而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时代 课堂教学 导入技能

一、导入技能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態,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这就说明导入的基本程序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明确学习目的并进入学习课题。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

二、导入技能的概念

“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又叫开讲,是教师讲授新课的开场白。导入技能指的是老师在教学新的内容时,运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链接知识、沟通情感的作用。如果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鲜明、有感染力的印象,将有助于学生做好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准备,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因此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三、导入技能的内涵与作用

导入技能是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是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中引起学生各类注意、调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承上启下,结合新旧知识点、明确学习目的成就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预计任务和程序进程之中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基本技能之一。

注意是学生上课必不可少的条件,好的导入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给予适当的刺激,引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状态,为学习新课题做好心理准备。好的导入还可以承上启下,结合新旧知识点,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是理解和掌握较高层次的知识的前提,要深化同类知识,就必须以原有知识为铺垫。在导入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当然,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明确面临的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方式,对新课题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所领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导入技能的结构

(一)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的基本程序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再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明确学习目的并进入学习课题。导入的设计与实施,始终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甚至有碍的活动能迅速得到抑制。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能促使动机产生。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二)连接新旧知识点

导入的内容与要学习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导入设计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和能力,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立体作用最佳结合,以较少精力和时间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温故知新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逐步解答,随着答题深入,旧知识同新知识发生联系,从而引入新课。

导入采用的资料和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的中心问题紧密联系,否则导入再新颖,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惊奇也是无意义的,反而会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枝节问题,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激起学习的需要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每个学习者头脑中都有一个认知结构。外界环境的刺激首先作用于认识结构。认知结构倾向于它才能被知觉,否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皮亚杰认为,并不是所有外界刺激都能引起知觉从而产生学习,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需要。这说明,要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仅要使外界刺激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而且要构成某种矛盾引起心理的某种不平衡。只有在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说而未能之貌的状态下,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展开。

五、导入技能的类型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又叫“开门见山”导入法,谈话、写文章习惯于“开门见山”,在一开始上课就将所要讲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样主题突出、论点鲜明。可以让学生迅速定向,对本节课内容有一个大致概念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运用简洁明快扼要的讲述或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而直接导入新课。

(二)温故导入

教师运用已学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递进性,在温故的基础上提出较深入的一些问题而导入新课的教学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学到一些新知识的方法。利用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联结的交点,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以导入新课,主要方法如复习已学内容、提问已学知识和做习题的方式。

(三)事例导入

事例导入是选取与所受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实践性,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的学习情境。

(四)趣味导入

谜语导入、歌谣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都可以称为趣味导入。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青少年的特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习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寓教于趣中。

(五)问题导入

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现象、问题,学生一般能想到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认识,一旦把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其得到科学的解释,便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標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或者在讲授某些知识之前,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启发,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直观导入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利用直观,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教具和观看幻灯片、电脑动画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从观察中提出问题,使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程的学习。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

(七)经验导入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知知识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导入新课,鼓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八)实验导入

教师运用实验或者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为学习新课题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维,揭示并进入新课题学习的导入方法。实验导入新课直观生动、效果非凡。通过实验演示导入,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且这种导入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九)悬念导入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设计学生急于解决而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悬念而导入新课。悬念可以创设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十)活动导入

这种导入方法指教师首先讲清活动形式、步骤、所需要的材料和活动目标,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探求规律、概括结论,然后老师总结活动中的问题,从而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六、结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课堂的开端,必须理解导入的意义和作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没有固定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每堂课的开头也必然不同。但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教师要敢于创新、敢于想象,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欧阳芬.有效教学的基本功[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杨改学.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朱彩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文丽萍.导入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32).

[5]叶良明.信息环境下导入技能的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课堂教学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信息时代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