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5-09-10 07:22翁健玲
考试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成因问题

翁健玲

摘 要: 分组合作学习是当下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然而,在中职语文课堂的运用实践中,分组合作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分组合作学习 中职语文教学 问题 成因 对策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个性特长”,这给了教师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要求转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我们却看到这种形式的运用并不是很成熟,效率并不是特别高。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运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学习形式容易停留在表面,出现一些运用不当的问题。现我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情况,观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强调合作形式,分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分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思想,但它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不明确教授的知识点,对教材内容难以“一把转”,不清楚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习惯、品质,内容繁多且重点不突出,只是从浅显的认知层面组织合作学习,无论什么教学环节,一律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方式,一些原本比较简单的问题,偏要学生花时间、费精力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么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是时间利用率低,学习效果不理想。中职学生虽然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标准,综合素质差,综合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较差,语文基础薄弱,若将学习任务设置得太难,而不关心学生在讨论中是怎么讨论的,是不是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是否在讨论中提高了认识、培养了能力,那么这种方式会使分组合作讨论不起来或讨论跑题,不仅影响课堂实际教学效果,而且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实际效果,容易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不具有任何意义。

2.分组不科学,组员参与度不均衡。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分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4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就我校实际情况,在不同班级教学时我观察到,人数多的会计班分为4人一组,组数相对多,在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时,耗费时间长。而且女生在会计班占大数,在四分之三的小组里几乎所有小组成员都是女生,而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对学习根本不关注的男生被自然归到一个小组。对于人数不多的物流营销班,这样的分组方式显然非常不适用,一个班可能只被分为两三个小组,开展讨论相对困难。

由于学生教育背景、知识储备情况、学习习惯、接受能力及性格方面的差异,在分组讨论时,往往学习成绩及表现欲较强的学生处于讨论主导地位,有的甚至包办了小组里所有的学习任务,而其中一部分成员并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的小组你推我让,没有学生愿意起来回答,有的小组有学生回答,说的也是个人看法。这就使分组讨论达不到预想效果,无形中浪费大量课堂时间,完全不符合开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初衷。

3.分组合作方法规则不明,活动时纪律松散。

课堂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时,课堂气氛立即热闹起来。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无序的。有的小组两三位同学同时抢着发言,争论不休,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一个人垄断发言权,其实成员心不在焉、一言不发;有的小组特别是成员都为男生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做些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热闹的合作形式中浪费时间,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4.评价不全,重个体、轻整体或轻整体、重个体。

开展分组讨论后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讨论交流,此时教师的评价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如“你说得真好”等,其实忽略对学生所在小组的集体评价。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这样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二在合作学习实际实施过程中,以小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教师只将评价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结果上,而忽略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也是忽略个体发展,可能打击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综上,这两种评价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二、解决上述问题,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上述分析表明,分组合作学习虽然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属于新的学习模式,但还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通过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解决这些问题,使分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结合学生实际,筛选教材内容,保证备课的有效性。

从分组合作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备课是否有效,直接关系课堂分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及无学习兴趣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到中职学校来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根本不需要学习语文这样的基础课程。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对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把握,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及知识储备进行了解。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内心,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如备课设置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将相对较容易的学习任务交给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将较困难的问题交给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这样既可为好学生提供拓展空间,又不打击后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语文教育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应试语文教育,所以教师在探清学生思想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差异之后,应当根据综合职业课程理论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定位筛选、整合教材内容,不能一味枯燥地照本宣科,更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同学生职业能力联系起来,以适应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如讲授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高中学生来说要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都是个难点,更何况中职学生呢?如果教师一味解说时代背景,然后要学生理解“拿来主义”,就必定给学生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若将“拿来主义”与现在社会中国人开始过一些洋节日,渐渐忘记传统节日,学生持怎样的态度或者在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如何借鉴他人经验这样的问题结合起来,就能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同时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2.科学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

小组活动是分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合理分组、明确小组成员任务是有效实施小组活动的关键。教师在构建分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对于会计这样人数比较多的班级来说,可5~6人为一组。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交流及发挥个性,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交流和互助,在汇报讨论结果时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在物流营销这样人数比较少的班级,分组可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形式也可以多样。如可以两人活动,这样的形式可应用在对话操练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本剧表演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全班合作改编课本剧,分配角色表演,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二是分组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综合考虑评定,让不同层级、性格各异的学生在一个小组,构成成员多样性的阶梯型小组。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增强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而且为合理评价学生打下基础。三是经过小组分组学习后,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互换,如会计班因为男生少,可以各组男生互换,也可以各小组内学习任务轮换,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如某些特殊活动主题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不仅可以增强分组合作学习的新鲜感,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指导。

在阐述问题时,分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怎样改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就需要建立一套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养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应由组织能力较强、合作精神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要对本组成员的任务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讨论交流学习。记录员则负责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讨论的重要内容进行加工后记录下来。汇报员将本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组织好语言在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既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目的在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而不是一味盲从;其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在这方面,重点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再次,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语文学习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错,这就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想法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不争不吵。

4.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

如何平衡好“整体”和“个体”间的关系,是分组合作学习评价中的关键问题,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合作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对结果的评价上,我们可以建立一套竞争机制。如制作评价表格,将评价物化为分数,一对各组之间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打分,二对学习过程中各组成员的合作方法、合作态度、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打分,这样不但有小组之间的竞争,还有各组成员之间的竞争,每月统计,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充分肯定及适当奖励,而分数最低的小组及各小组中分数最低的个人都有相应的与语文学习有关的惩罚任务。这样做既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分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更是一种教与学的思想。在中职语文课堂的运用实践中,要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在能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分组合作学习的内涵,融入到合作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分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玉兵.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基本途径[J].考试周刊,2010(46).

[2]高慎英.有效学习论.广州:广东教学出版社,2004.

[3]杜玉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0.2

[4]谭颖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策略[J].科教文汇,2013(B).

[5]Vickie Gill.你必须面对的10种学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魏书生.好学生好学法.漓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成因问题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