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青
摘 要: 疑问是创新思维的开始,是学习的开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者主要从优化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 教学目标和内容 优化教学 问题意识
一、英语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而且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及结果评价,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因此,设计好教学目标,对于优化教学结构和强化整体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教学目标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化
例如以下教学目标: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whole story.不难看出这个教学目标的表述是以教师为本位的,只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教学目标应表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教师应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教学目标,而不是强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目标会影响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出学生的疑问与思考。
2.教学目标从片面向全面转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着眼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过于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现象。如果课堂教学目标仅仅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落实,而忽视了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智能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就很难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仅如此,既然教师的一切教的活动和学生的一切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现,那么课前就需要教师仔细考虑每一个教学步骤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预计需要实现的目标,从而设计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从单一向有层次性转化
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要确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可灵活调整的拓展性目标。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教师有时针对一节可设计几个目标,其中一个可能是核心目标或重点目标,其余则是为实现或强化核心目标而设立的次要目标,它们难易适当,层层深入,逐步接近核心目标。这样能让所有学生都有“饭”吃,都能“消化”,避免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1.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
教师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学情及教学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和整合,以此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2.将时事内容引入课堂
现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师在平时应该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尽量将一些鲜活的材料融入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了解时事,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八年级教材中提到Earthquake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等资料,介绍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救援和帮助,鼓励学生多奉献自己的爱心,并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一话题的引入,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对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3.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教学
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多数是静态的语言框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例如教材中hometown这一话题,教师可以先呈现学生家乡的一系列图片或者更加形象的视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展示学生的生活场所,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根据展示内容,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另外,在本课中的结尾环节,还可以设计一个延伸作业,例如让学生了解一个自己好友的家乡情况,并形成一篇作文,这又很好地将课堂的问题作了课后延伸,帮助学生更多地挖掘hometown这一主题。
4.将发散性问题引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有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意识都能有所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九俊.新课程三维标准:理解与落实[J].教育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