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理念,简约高效

2015-09-10 00:22许小桔
中学生物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显微镜实验课环节

许小桔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现代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均应适合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根据这一标准,我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观,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以一节实验常态课“显微镜”为例来说明生本教育观在这节课中的体现。

1 环节一:任务前置,自主先学

1.1 用幻灯片展示照片

课前笔者制作“甜椒色素细胞”“土豆淀粉粒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手机对着显微镜镜头拍摄照片。前一节课上展示这些照片,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要上“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这个实验,允许学生带手机在实验课上拍摄自己所看到的细胞照片,并上传照片到班级QQ群,同学之间进行评比,或传给你的朋友或家长欣赏。

1.2 自主先学

学生先阅读《科学》教科书P41~46和《科学实验活动册》P37的实验3“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完成“显微镜”导学稿。

感悟:(1) 显微镜镜头下的世界是学生好奇又陌生的,而甜椒、土豆、洋葱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蔬菜和饭桌上常见的菜肴。精美绝伦的照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瞬间被点燃。

(2) 手机本来是违禁品,被限制带入校园。这节课,为了充分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便捷性能,投学生所好,教师建议学生向家长借手机半天,拍摄细胞照片。消息一公布,学生一片哗然,“平时下课玩手机都不允许,今天能光明正大地在课堂上玩手机”。为了成功拍摄照片,得到父母的认可,学生很兴奋。学生的学习动力瞬间被放大,自主学习在课余时间静悄悄地进行,前置任务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得既快又好。

2 环节二:小组合作,释难解惑

小组成员课前完成导学稿后,上课第一环节由组长负责校对导学稿答案,对小组内的疑问进行解答。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组间互动,由其他组进行解答或教师解答。

本节课的重点是显微镜结构和使用方法,难点是技能训练。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在自主先学环节准备得很充分,再加上学习内容难度系数不大。所以本环节中小组汇报时,学生大多能脱稿对着讲台上的显微镜侃侃而谈,使用步骤的演示和注意事项的讲述俨然是个小老师。

感悟:全国教育心理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校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试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针对这一发现,教师充分抓住了“学生教别人记住率占95%”这一点,探讨教学方式,研究教学策略,提出了“生本教育观”。即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教),通过自我探究(做)获得展示(学)。这样既抓住了西瓜,又捡着了芝麻,因此课堂效率是真效率、高效率。

3 环节三:实验探究,享受快乐

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两套制作临时装片的器材,共用一台显微镜。

(1) 练习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写有“上”字装片,头发丝、塑料尺,填写活动册P34~35;

(2)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填写活动册P37~38;

(3) 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填写活动册P39~40;

(4) 制作并观察甜椒色素细胞、土豆淀粉粒细胞。

感悟:① 这一环节是本节实验课的重点和核心,学生只有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才能很好地使用显微镜,操作才能既准又快,实验效率高。有了前面的学习动力和自学基础,本环节的第一个实验学生都能在5 min内完成。这样学生既熟悉了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又掌握了调焦与物镜升降的关系,知道粗细准焦螺旋的区别;还了解了像移动方向与物移动方向的关系,为下面的三个实验设置梯度、为学生顺利过渡打下基础。

② 实验2与实验3是实验册中的内容,以往的实验课,教师都只要求学生成功完成实验2。对于实验3,能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罢,很多学生是没时间做,或做不成功。在本节课中,全班45位学生全部成功,(另两班的学生也全部成功)并拍摄出漂亮的照片。很多学生还不断地让教师欣赏。实验4是教师追加的内容,原本以为学生实验时间不够,此实验不会成功。谁知实践的结果是:全班45人,40人能在本节课内完成,另两班完成率也能达到90%,且大部分学生成功拍摄了照片。有很多学生还做出了不同颜色(红墨水、碘液)染色的装片并拍摄了照片。不少学生制片、染色、调焦等动作一气呵成,连贯且熟练,不亚于我们教师。部分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后,为了追求无气泡的高质量照片,不断尝试制片和调焦,更加熟练显微镜的操作。笔者由衷得感慨:学习难易不由教师说了算,学生的潜能是无法想象的。真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③ 整个实验过程安静、有序,与以往的实验课上大声吵闹、仪器、材料乱放现象截然不同。虽然学生两人一组,但几乎每位学生都在专心制作装片,轮流使用显微镜观察;不愿意两人共制一个装片,合作完成实验,可能是现在的小孩更有个性,更喜欢自己DIY。这种情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人人动手,人人都会。

3 环节四:分享成果,合作交流

虽然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但学生们围在实验桌前久久不肯离去,有的在拍摄别组的照片,有的在帮忙其他同学操作,有的在互相欣赏实验成果——照片。有些没完成实验的学生要求下午放学后再开放实验室供他们实验。

以前,实验课就是自由课,似乎没有学习任务,到实验室溜达一圈,把玩一下就好,不知道实验原理、不明白实验任务。铃声一响,一哄而散,连作业也要课代表转述。现在,实验课结束了,实验的内容和实验中的收获、感悟、不成功的原因还在延续。甚至到第二天,还有学生我说,本以为自己拍摄的照片是成功的,一比较才发现自己拍摄的照片与其他同学拍摄的不同:他的是圆的,中间没有条纹;其他同学椭圆,有条纹。他已经知道自己拍摄的是气泡,其他同学拍摄的是土豆淀粉粒细胞,他要求重做实验。

感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唤起兴趣,学生就肯全力以赴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能分离的。“玩中学”犹如小孩对玩具的喜爱,大人对麻将的痴迷;上科学课不再是“昏昏欲睡”,不再是做枯燥乏味的题目,不再是任务和要求;而是一种游戏和探索、追求;学生觉得上课时间过得很快,甚至刚上完这节课就盼着下节课的到来,师生感情也在不断升温。在本节实验课后,课前课后截住笔者聊天、探讨的学生多了,科学课也更投入了。

教学反思:

(1) 生本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

传统课堂中,这节课至少需要3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显微镜使用方法;第二课时是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一些标本;第三课时观察动植物细胞,先教师介绍临时装片的制作,再进行学生实验。

而本节课,笔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的内容进行揉合,且增加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洋葱、土豆等。把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的部分内容移到课外,让学生自学。学生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犹如阅读手机说明书,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和功能开发能力不比教师差;与其教师一步步介绍,不如让他们自己看书,何必“教师嚼碎了再喂他”?这样既节约了时间,突出了重点,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空间,又能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自己作主,少了对教师喋喋不休的厌恶感。

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实际,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这种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处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理念。

(2) 生本课堂体现“教育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生活是教育之本,失去生活的学习好像是无源之水。如果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的元素,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与问题,学生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本节课以寻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蔬菜作为素材,显微镜下的世界又是学生完全陌生的,学生好奇心大增。再选择手机作为课堂实验器材,学生更是欢呼雀跃。有了前面的铺垫,整节课在兴奋、快乐、目标的引领下进行,高效简约不再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显微镜实验课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显微镜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显微镜下看沙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