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及相关分析

2015-09-10 07:22马俊艳陈满满司元宋雨涵张小青杜丹丹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育环境核心能力

马俊艳 陈满满 司元 宋雨涵 张小青 杜丹丹

摘 要: 为解护理教育环境和核心能力的现状及二者关系,采用便利抽样,使用DREEM表和CIRN表对我校大一至大四14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护理教育环境的总分为125.74,护理本科核心能力的总分为104.26,大四学生核心能力的均分为2.11。教育环境和核心能力存在正相关(r=0.285,p<0.01),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学业的知觉、学习氛围的知觉、社交的知觉会影响学生的核心能力(p<0.05,p<0.01,p<0.01,p<0.01,p<0.01)。因此,护理教育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护理本科学生通过四年的培养,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水平。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教育环境 护理本科生 核心能力

教育环境是指在一个学校内部,与教和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一切主客观因素[1]。国内外护理教育同行已经开始重视研究护理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并试图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干预,改善护生的学习环境,促进护生的专业学习,为使其成为合格的护士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核心能力是完成绩效所需的关键能力,虽然它可能只是个人所有能力的20%左右,却影响着几乎80%的工作绩效。护理事业要发展,护理行业必须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从护生教育开始[2]-[3]。目前本科护士是临床高级护理人才和骨干,因此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至2008年以来,我校护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笔者于2011年10—11月对我校14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评估我校的护理教育环境,了解本科教育改革的成果,为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一年级到四年级护理本科生,共140名,其中男性33名,女性98名,年龄在17岁~23岁(20.29±1.130)。均为自愿参与问卷调查。

1.2方法

研究工具由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教育环境测评工具(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1]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于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CIRN)[4]组成。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年级等内容。DREEM表为英国Dundee大学开发,2003年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中心组织翻译,经专家讨论和重新修订,共5个维度,50个条目,分别为学生对学习的知觉(12个条目),学生对教师的知觉(11个条目),学生对学业的自我知觉(8个条目),学生对学习氛围的知觉(12个条目)和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7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从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以0~4分表示,满分200分。按照总得分情况将教育环境划分为4个等级,0~50分为问题严重,51分~100分为问题很多,101分~150分为较好,151分~200分为很好。该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29,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刘明等编制的CIRN共7个维度,55个条目,分别为临床护理能力(10个条目)、领导能力(9个条目)、人际关系(8个条目)、法律伦理实践(8个条目)、专业发展(6个条目)、教育咨询(6个条目)和评判性思维与科研(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最低0表示完全没有能力。最高4表示很有能力。得分>3表示能力高,两三分表示能力中等,<2表示能力低。本次测得该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47,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3资料收集

便利抽取我校140名本科护理学生,亲自发放问卷给学生,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1份,有效问卷率为95.7%。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包括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高校教育环境的得分

表1 本科护理学生教育环境测评得分(n=131)

2.2护理本科学生核心能力的得分

本次调查护理本科核心能力的总分在96~153,平均值为104.26,均分为1.90。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7个维度高低依次为: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专业发展、人际关系、教育咨询、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与科研。随着年级的增长,护理学生核心能力得分随之增强,见表2、表3。

表2 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及各维度均分(n=131,■±s)

表3 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得分情况(n=131,■±s)

2.3高校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相关分析见表4

表4 高校护理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相关分析(n=131)

注:■<0.05,■<0.01

3.分析与讨论

3.1高校护理教育环境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教育环境总得分为125.74,表明我校护理教育环境处于较好层次。分析结果:近年来我校护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尝试,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人际关系、护理能力等。这些举措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教育环境。从教育环境五个维度看:学生对教师知觉得分率最高,为2.7分,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5]-[6]。这是因为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普遍偏高。此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对老师更满意。在五个维度中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最低,为2.3分。这可能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社交能力不足有关;另外,护理学生学业负担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社会交往也是事实。

3.2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

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均分为1.90,属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核心能力也随之提高,大四的学生核心能力均分增加到2.11,达到中等水平。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中,法律伦理实践得分最高(2.29),评判性思维与科研得分最低(1.54)。与宋春艳[7]和丛丽[2]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与近年来高校加强护理伦理和护理法律的教育有关,我校在大一就开设了《护理伦理学》课程,并把这门课定位为必修课程。评判性思维与科研得分最低,是因为:(1)护理仍然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发展受到限制[8]。(2)有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会耽误学习,影响学业。而且参与这些活动,短期内不会获得什么利益,参不参加没有多大关系。

3.3高校护理教育环境与核心能力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护理教育环境总分与护理学生核心能力的总分存在正相关(r=0.285,p<0.01)。

3.3.1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包括12个条目,主要涉及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包括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评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与核心能力的得分呈正相关,说明了学生对教学越满意,其核心能力越高。分析原因,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往的研究也可以证实这个观点,比如罗翱翔[9]采取情景式模式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沈旭慧[10]通过构建综合一体化护理实践模式提升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3.3.2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包括11个条目。主要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组织教学的技巧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对教师的知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知觉的得分与核心能力的得分不相关。分析原因:可能与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知觉得分虚高,影响到研究结果。

3.3.3学生对学业的知觉包括8个条目。内容包括学生的自信程度、对专业课程的认可度,对将来从事的职业的准备程度,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进入了职业角色[11]。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业的知觉得分与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得分呈正相关。分析原因:(1)学生对专业越了解,学习目标就越明确,学习动力越充分,这些均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2)护理专业认可程度与职业准备程度属于专业发展范畴,而专业发展是核心能力的其中一个方面。(3)护生对学业的知觉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显著影响[6]。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属于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

3.3.4学生对学习氛围的知觉包括12个条目。主要从对教学管理满意程度、对学校学风的满意程度、课堂气氛的满意程度及自身的学习兴趣几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氛围。本次研究显示:学生对学习氛围的知觉与核心能力呈正相关。说明学生对学习氛围越满意,核心能力越强。分析原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受教育活动起着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和能力的提升[12]。

3.3.5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有7个条目,主要从学生对居住条件、人际关系及社会支持系统的状况进行评价。本次研究显示学生对社交的自我知觉与核心能力正相关。表明学生社交的自我知觉越好,核心能力的得分越高。陈雪蕾[6]的研究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系统会提高护生的系统化能力。分析原因:(1)学生社交的自我知觉越好,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越强,而人际关系是护士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社交能力强的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会、演讲、比赛、座谈等活动的机会越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锻炼各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我校护理教育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护理本科学生通过四年的培养,核心能力达到中等水平。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但是,学校如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或者改进教育环境某个环节,进一步提高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是我们今后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单天明.医学教育环境测量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教育.2005(2):91-94.

[2]丛丽,赵光红.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9):52-54.

[3]吴英,任辉.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研究现状及进展[J].全科护理,2010.11(8):2992-2994.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805-813.

[5]何燕,林平,李玲.高等教育环境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59-61.

[6]陈雪蕾.教育环境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2):5-7.

[7]宋春燕,王菊香.护士核心能力定量研究以及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14.

[8]马小琴,应立英,李玲等.全日制护理本科毕业生护士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69-70.

[9]罗翱翔,陈恳,由天辉.情景式模式实验教学对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1826-1828.

[10]沈旭慧,林梅,姚金兰.构建综合一体化护理实践模式提升护理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147-2149.

[11]张志华,杨林胜,张秀军等.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对医学教育环境的满意度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77-79.

[12]李娇,刘子弯.浅析高校班级学习氛围影响因素[J].成功:教育,2013,(11):25-25.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科研项目

通讯作者:杜丹丹

猜你喜欢
教育环境核心能力
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能力分析及培养路径选择
习近平领袖核心能力的演进轨迹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小学班主任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本科生核心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语用训练,语文核心能力提升的抓手
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