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仓军
摘 要: 鉴于在现代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法能将教学与真实的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能力,本文从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学流程、具体实施等方面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效果显著。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学习情境 过程性评价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和上机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项目的完成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学对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所谓项目教学,简单地说,就是教学双方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展现教学全过程。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内容上不再以“知识点”为线索,而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强调所学知识要具有实用性。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分析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四个教学阶段实施:明确项目、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应用。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由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认可,学生根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一)分析工作任务,明确项目内容。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之前,教师要根据课程实践性强这一特点,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按照难易程度的排序,建立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围绕一个核心课题为学生设计一个或多个实际工作项目,明确项目包括的主要能力。针对这些能力要求把课程项目分为不同模块项目,每个模块项目当中都要针对相应需要分为不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知识所构成的实验项目。
(二)做好教学计划,创设学习情境。当各个项目都划分好之后,教师首先要进行课前准备。自己先把课程设计开发出来,然后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做好相应案例准备。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说明项目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欲望。针对学生特点,本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原则划分项目小组,在组建项目小组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优势,合理地进行人员搭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借助项目概要设计文档等资料,明确该学习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组建小组开发团队,组织小组成员制订开发计划、编写详细设计文档,经小组通过后,根据开发计划进行制作。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体现课程培养目标,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应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应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计划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遵循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情境的顺序;尽可能贴近学生特点和工作实际,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环境相结合;努力增强所选案例或项目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
(三)采用项目教学,实施项目计划。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要按照计划的进度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实施的过程,而实施阶段又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通过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和上机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项目的完成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课堂教学中,应突出“案例贯穿,精讲多练、注重启发”的特色,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案例经过高度提炼,按照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由简单到复杂,串起教学的各个知识点。以“多媒体制作”学习领域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设计与之相符的学习情境,我们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基础等实际出发,尽量贴近实际需求,通过遴选,确立宣传展板的制作、数码照片的处理、电子相册的制作等多个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过程完整的项目或案例。教学实施时,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其中,课前教师将完成项目所需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并明确项目任务要求;课中重点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引导和问题把关,并及时组织展示学生实践的成果,同时对相关知识或技能要点进行总结提炼;课后主要是指导学生抓好对项目的拓展性和巩固强化性练习。
(四)改革考核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是基于过程性评价的课程,对于这类课程,必须以检验实际能力为核心,突出考评方式的多样性,原有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要求。当每个项目在完成之后,教师都要根据实验项目的要点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对于考核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要给出解释,在过程评价当中,教师要适时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为了能够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在项目完成之后教师要进行相应总结,帮助学生梳理项目思路,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相应延伸和扩展,让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困难时能够运用相应知识解决。
三、实施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突出反映在:一是构建学习领域,设置以项目为主要载体的学习情境,在客观上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工作实际、面向工作岗位,教学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三是小组合作探究和针对小组整体评价方式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得到培养,积极主动、友好开放的人格品质也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全文.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及案例选编[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