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5-09-10 07:22张勤
考试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校园

张勤

摘    要: 随着越来越多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安全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校园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根源,提出高校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心理安全    校园    安全文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由于在智力和人格发展上尚未成熟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因无法调节各种心理问题,最终做出极端行为,极大地影响校园安全与和谐。校园心理安全问题相对来说具有隐蔽性,很难监控,其爆发性突然,表现形式多样化。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防范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避免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

所谓心理安全,指面对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即不需要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随时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理论中指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基本需要。可见,心理安全是人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但在传统认识中,人们常说的“安全第一”却仅指生理上的安全和物质利益上的安全,对于保障人心理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

一、心理安全问题的根源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群体,其面临的心理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习方式方法转化压力、生活交友压力、求职就业压力三方面引发的心理安全感的缺失。

1.学习方式方法转化的压力

中学生学习与大学学习方法区别很大,中学生几年来一直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有老师天天辅导,家长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改变过于被动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新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新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无法适应环境,导致压力过大,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

2.生活交友压力

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学分制,学生选课相对自由,再加上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活动较少,导致大学生学习时间、地点相对分散,生活相对封闭,很少顾及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容易变得孤僻,造成交往障碍。

3.求职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原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就业形势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甚至一些大学生在经历屡次求职失败后产生沉重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内心充满焦虑和迷惘,最终因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发泄而做出过激行为。

二、加强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作为内化途径,可以把客观的校园文化成果转变为大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安全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促使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积淀为大学生的文化心理,形成现代文化理念,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1.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心理安全素质

具有良好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具有密切接触社会,良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具备健全人格,才能提高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健全人格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如果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能对自己和他人及社会具有积极、客观的社会认知;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运用个人能力从事社会活动和劳动,那么就可认为是具有健全的人格。例如,健全人格大学生在逆境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心理安全问题相对较少。

在重视健全人格共性的同时,重视个性的凸显,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特色需求。根据大学生人格类型,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心理安全素质。人格特征的优良与否,只能结合具体个人和环境分析,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者需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特点,关怀每一个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校园心理安全文化。

2.以校园和谐发展为主题,转变校园心理安全文化理念

近年来,高校开始逐渐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影响作用,加强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大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或寝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或寻访学生寝室的机会,和学生交流思想,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校园生活相对单调、枯燥、乏味,校园文化缺乏吸引力,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所在。高等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以便大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协调人际关系、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促使大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人格得以完善。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成因,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科普宣传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掌握一些自我心理保健方法与技术,克服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提高心理素质。

3.构建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系统,预防心理安全问题发生

校园心理安全预警指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极易发生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一系列安全事故。为避免造成更大或深度损失,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察得到的可能性预兆,向学生或学生组织、管理部门及时通报,达到警示、消除学生过激(过失)行为的目的。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安全状况的摸排工作,特别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早预防。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不同工作方法。如大一学生主要关注新生适应问题,大二和大三学生主要关注学习问题,大四学生主要关注就业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必须发挥原有优势并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和拓展校园心理安全预警的途径。通过网络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的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准备、心理健康预警的实施和心理健康预警反馈与总结三个阶段。首先,对新入学新生进行必要心理普查,回访收集必要信息;其次,适时开展研究生心理安全咨询、辅导,举行心理安全系列讲座或团体训练增强学生心理安全信心;最后,助人自助指通过心理咨询帮助来访学生增强自我帮助能力,给他“渔”而不是“鱼”。

4.推进校园心理安全立法,对校园安全应依法整治

心理安全相对来说是个人内在问题,很多东西不能简单通过立法避免危害发生。一旦心理问题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并超过法律的容忍度,就可以通过法律制裁。因此,为了保护大学生的利益,应该完善作为大学生心理安全感最后依靠的法律体制,让大学生安全感最终得到诉求和保护。同时,可以成立一些协会保护大学生权益,多方面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权益受损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I.A.铂文.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继烈.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3]武宏伟.批评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安全[J].教学与管理,2009(31).

[4]崔景贵.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3).

[5]邓国林,朱蓉蓉.试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建设[J].江苏高教,2008(2).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项目“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团队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012-90;重庆邮电大学教改项目“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工作团队凝聚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sksz24。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营造安全文化在专科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