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馥花
摘 要: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赢姓,赵氏,名政,是秦庄襄王之子。他出生在赵国的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在13岁时登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开始亲自处理朝政,建立了第一个多民族国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不仅创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并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还在经济和思想方面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以后各朝各代的封建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从古至今,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从秦始皇功与过两方面对秦始皇作出客观评价。
关键词: 秦始皇 功绩 过失
引言
秦始皇志向远大,胆识过人。明代思想家李贽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他亲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他先后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并重用李斯、尉缭,发展秦国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吞并六国,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一、秦始皇的功绩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秦始皇第一个历史功绩,就是平定六国,统一全国。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依托于血缘宗法从氏族部落逐步演化而来的。他们的国家制度不是很先进,在疆域上并没有做到统一。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争霸战争频繁。直至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惨烈状况更加剧了社会混乱,经济凋敝,流民四处。但是此时,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潮流也越来越明显。当时的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破除旧法,奖励耕织,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秦经过孝公等六代经营,到秦王嬴政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长达几百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下的旧时代,开启了天下一统的新时期。秦始皇在已经灭六国之后,又进军东越、岭南两地,并设立郡县。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将军蒙恬带率大军驱逐匈奴,收复了河南(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建立了34个县。为了抵御匈奴又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的长城。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今越南中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1]。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全国的意义十分深远。后世之人对这一壮举也作了积极评价。汉代的贾谊在书中对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进行赞颂。秦朝的统一,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交往和安定团结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至此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另一历史功绩是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该制度被以后的朝代全面继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封建专制制度的建立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认为国家的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决策权应掌握在皇帝手中。主要官吏的任免权也是皇帝的职责。秦始皇称自己是始皇帝,希望自己的千秋大业可以传万世,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礼仪制度。秦始皇决定在中央政府设置一套官僚系统,即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位于百官之首,但他只是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同时还负责监察;太尉掌管军事事务。九卿主要指治粟内吏、少府、奉常、卫尉、太仆、廷尉、典客、郎中令、宗正一批分管主要政府机构的官员职务,他们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行政职能。三公和九卿都不是世职,皇帝负责他们的任免。三公九卿的官僚制的权利分化,文武分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皇帝可以凭借机构和职官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监督制约关系,把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对于地方的行政,秦始皇推行行郡县制,地方政区分为郡县两级,最初分为36郡,之后增加到40郡,由中央直接管辖。设置郡守掌管行政,郡尉负责军事、郡监负责监察。在郡下设立县,设置县三长,即县令(长)、县丞、县尉,分别负责行政、文狱、军事。郡县的主要长官都由皇帝任免。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它基本上解决了封君与中央政权争夺土地、臣民的现象。在县的下面设立乡,乡下设亭、里。
秦始皇建立的这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统治体系,对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很有帮助。对于秦始皇所推行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后人也作了高度评价。班固认为:“汉家承秦之制,郡县治民,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祸自上起,伤不及下。”[2]秦始皇所创立的制度,符合多民族,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的要求。这套新制度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也可以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一直到明清时期,这套制度对保卫疆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都有很大益处。
(三)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贡献
在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秦始皇也作出了一定贡献。他推行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成功地使统一的局势得到巩固。
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首先,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度,也就是井田制。在春秋时期,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它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不相适应,各国的赋税征收情况也因此受到影响,于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晋国的“作爰田”,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而秦国的赋税改革最晚,在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但是没有起到很大作用。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除井田,民得买卖”[3]。秦国率先实行土地私有制,废除了落后的土地所有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公元前216年,下令“赐黔首自,六石米、二羊”[4]。秦始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颁布法令保护自耕农和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秦始皇的这项法令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同时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秦始皇还很重视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状况。例如在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全长一百五十多公里,惠泽四百万田地的郑国渠。其次,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战国时期,不同的诸侯国使用的货币不尽相同。秦统一全国后,规定全国通行的货币为黄金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改善了以前诸侯割据所造成货币混乱的局面,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和赋税的征收,有利于在经济上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使中国的经济史进入新时代。秦始皇还下令修筑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的“驰道”。
在文化方面,秦始皇主张书同文。早在商代的甲骨文阶段,汉字同源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长期分立导致“文字异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在统一全国时,就下令命李斯主持统一文字字形和书写的工作。李斯把原有的秦字作为基础,把全国不同地方的字统一为小篆,把小篆作为官方文字,推行于全国,同时允许隶书的通行。秦始皇参照六国的律令制定了秦律,通行于全国。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变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状况,为汉民族形成共同地域、共同的语言文字等奠定了基础。
二、秦始皇的过失
虽然秦始皇对于历史发展有很多功绩,但是他也有一定过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刑酷法,统治残暴
秦始皇统治时期实行了非常严苛的刑法。在秦统一全国以前,法家的代表韩非子极力向秦始皇推荐“重罚少赏”的思想,但是他认为如果用赏过度则会失去民心,用刑过度会使民众畏惧,赏罚要有合理的限度。但是秦始皇忽略了这一点,他主张“专任刑罚”的“重刑不赏”。秦国的刑罚是很严酷的,仅仅从罪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刑罚的制定只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专制和集权。而残酷的刑罚是秦朝的百姓深恶痛绝的。尤其是当处于秦朝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不断出现起义、造反。统治者只有依靠更加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使人民感到畏惧。同时秦朝的酷吏相当暴虐。秦朝的法律允许刑讯逼供,但是有所限制。审讯过程分为上、下、败三个等级。据史料记载李斯虽然入狱后屈服,但是他希望皇帝可以派使者对质时把自己的冤屈说出来。赵高以皇帝名义派来使者,只要李斯说真相便会受到酷刑,这样反复很多次。当皇帝的使者真正来时,李斯无法区分,只能选择不说话。李斯的造反案件就这样落实了。总之,秦朝的严刑酷法令百姓闻风丧胆。
(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秦始皇在执政期间大兴土木,例如修建长城,郑国渠,阿房宫,等等。历代政论家都认为他穷奢极欲,不恤民力。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具体分析。秦始皇所建造的工程可以分为“合理”与“不合理”两类。一类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促进社会发展。例如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中原。郑国渠则是有利于农业事业的发展。另一类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欲望,例如阿房宫。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建造了很多宫殿。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每当攻下一个国家,就会在咸阳附近仿造该国的宫殿。而在统一全国之后,公元前212年修建了世人皆知的阿房宫。阿房宫的整体规模非常大,仅修建的离宫别馆就有七百多所。古代统治者在其统治期间就会为自己修建陵寝,始皇为自己修建了骊山墓。陵墓是从秦始皇登基的时候就开始修建,前后大约用了三十多年,从现在留存的陵墓外围来看高达五十五米,周长两千米。宫殿内部装饰得非常奢华,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这样浩大的工程就需要很多人力,服徭役的人数达到两百万左右。这样繁重的徭役负担使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非常残酷,农民的负担十分沉重,要承担田赋、口赋、徭役和兵役,农民要把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交给政府,并且有其他种种苛捐杂税,使农民苦不堪言。秦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阶级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腐朽的统治。
(三)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可以说是秦始皇的最大失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殿设宴群臣。仆射周青臣趁机赞扬秦始皇:“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间万世,自古不及陛下威德。”[5]秦始皇当时非常高兴。齐人博士淳于越当即反驳,“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6]。历史上把这次廷争称为周、淳之争。秦始皇让群臣评议淳于越的建议,丞相李斯蓄意借此扩大事态,李斯针对淳于越的言论,认为由于时代的不同,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现如今天下已经安定,并且统一了法令。儒生指责当世,惑乱百姓,他们诋毁和指责朝政法令,造谣诽谤,甚至皇帝的权威一定会被削弱。于是李斯向秦始皇建议:“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7]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颁布召令禁止私学,焚烧儒家经典,实行文化专制政策。首先在秦的首都咸阳进行焚书,在全国各郡先后又进行焚书,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在这场大火中,秦代之前的许多古典文献,除自然科学及神学以外,几乎全部被焚毁。秦始皇一直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统治万世。于是公元前212年,方士侯生和卢生在明知没有仙药的情况下,为了谋取富贵,替秦始皇去寻找仙药,事情的真相暴露了,按照秦朝所献的药方不灵就被处死的规定,两个人怕难逃一死,于是就散布秦始皇各种专制独裁的不当之处,借口不能给这种人找仙药而逃脱。秦始皇得知这件事十分恼怒,自己没有得到仙药,还散布流言,并且首都咸阳的儒生也散布流言,迷惑百姓。于是秦始皇为了解决这件事,先后派人抓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并将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焚诗书、坑儒士是一种愚民政策,目的在于统一思想,钳制言论,维护自己日益腐朽的统治。
结语
对于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评价,自从秦朝灭亡之后就有很多说法。有的人称赞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的人歌颂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这些人肯定了秦始皇对于历史起到的积极作用。有的人则认为秦始皇任用酷吏,不恤民力,是个暴君。这些看法都有道理,他们是从不同角度评价秦始皇,但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要通过事实,全方面、理性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好与坏。对于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是功大于过。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开创了封建君主专制,在经济、文化、思想上作出了贡献,对统一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中华书局,1982:205.
[2]班固.汉书:叙传上[M].中华书局,1962:156.
[3]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M].中华书局,1962:215.
[4]班固.汉书.卷二三·刑法志[M].中华书局,1962:153.
[5][6]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中华书局,1982:254.
[7]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中华书局,198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