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视角下分析欧洲骑士阶层和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异同

2015-09-10 07:22邓杰
考试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诗歌

邓杰

摘    要: 在中国和欧洲的历史长河中,分别诞生了两大特点鲜明的政治精英阶层,一个是士大夫阶层,另一个是骑士阶层。两大阶层在各自文明的发展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对后世文化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反映两个阶层特色的文学作品——诗歌入手,深入分析两个阶层精神特质的异同,以期加深对这两个重要群体的理解。

关键词: 文化对比    西方骑士    东方士大夫    诗歌

1.西方骑士阶层和东方士大夫阶层的文化背景比较

在欧洲和中国的文明和国家的长期发展中,分别诞生了两个具有迥异特点的政治阶层:西方的骑士阶层和东方的士大夫。骑士和士大夫在各种文化和国家社会及政治生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甚至可以说,骑士和士大夫就是东西方古代社会的支柱。

在中国,士大夫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尊崇儒学的汉王朝的发展,士大夫阶层在唐宋王朝迎来了鼎盛发展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引入科举考试的王朝,而在宋朝,科举制度逐渐成熟。科举考试的宗旨是不以门第和社会阶级考察选拔官员,而是完全以考生的学识能力水平选拔人才,这样就直接推动了士大夫作为一个主导阶层出现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科举制度在当时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多考生从边远的四川和岭南赶赴中原京都参加考试,人才选择范围得到了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加强了士大夫阶层。即便在中华文明遭到北方少数民族侵略的大动荡时期,士大夫阶层仍然作为一个稳定政治力量保存了下来。在中国历史上,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建立的。然而,这两个少数民族王朝仍然保留了汉族王朝建立的文官体制和科举体制,同时仍然倚重汉人士人阶层治理国家。士大夫阶层可以说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在各朝各代政治舞台上都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特群体。

相比之下,欧洲的骑士阶层与中国的士人阶层有着很大不同。西方的骑士明显缺少东方士人身上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是由于欧洲特有的文化和政治情形决定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当时欧洲,教会掌管了文化和教育领域,并且把文化教育范围局限在圣经和基督教神学典籍中。这样,教会就间接束缚了知识的传播,使知识渊博的人集中在神职人员中间,骑士阶层的文化素养水平和作为主体政治精英力量的士人阶层相比,明显要低一些。

另外,欧洲历史上长期以来都处于分裂状态,小国林立,战事不断。欧洲国家因为各自人口基数较小,战时不能依靠大量征召普通兵员保障战斗力,因此必须依靠一支人数较少但军事素质较高的职业军队。各个国家的君主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统治,都十分注意招募并培养效忠自己的骑士。骑士在战斗中为君主奋力作战,而君主向骑士赏赐土地和财物以换取骑士的忠诚效力。这种制度就是中世纪的封邑制度,是欧洲中世纪封建国家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骑士逐渐成为封建国家保持稳固统治的支柱力量,逐渐成为忠诚勇敢的象征,具有一种和东方社会迥然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差异性直观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接下来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灵魂入手分析骑士文化和士人文化的差异。

2.士人诗歌

士人诗歌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表达他们向往简单平和生活,期望能安享平静的田园之乐的心灵追求。这种情感我们从程颢的《春日偶成》中就能略窥一二。程颢,北宋洛城人,是著名的理学家,在北宋神宗朝任御史。他在诗中写到“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诗歌的前两句中的云和微风写出了天空的美丽,而花柳和前川描绘出了地上水流潺潺、植物繁茂的美景。后两句更是点出了诗人乐在其中,钟情于乡野的平静生活。其他很多经典诗歌也蕴含相似的主题思想,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陶渊明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朝的王安石写过“涧水无声饶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这些诗作都表现了中国士人们向往简朴平静的生活,安于田园生活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背后有着深刻原因,中国的士人向往田园生活的简朴安宁,很大程度上受到提倡安贫乐道的孔孟思想的影响。另一层原因在于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中原王朝经历过很多战乱和异族入侵。士人虽然是国家的精英政治阶层,但也无法逃过颠沛流离的命运,即使在和平年代,也要在皇权统治的高压下,如履薄冰地参与政治生活,因此中国的士人阶层逐渐形成了保守安定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也有很多诗歌表现士人们忧国忧民,痛恨奸臣昏君碌碌无为,希望国家能安定昌盛的感情。如宋朝士大夫陆游所写的《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希望祖国有一天能收复失地、重新统一。即便自己在世的时候看不到,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在祭祀的时候,将这一好消息告慰自己的在天之灵。很多其他士大夫也表达过同样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唐朝的李绅是一位在诗歌中表达悲愤社会不公、关心民间疾苦等感情的士大夫。他出生在唐朝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历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最后做到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后辞位。李绅诗歌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悯农》,他写出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千古名句,深刻地表达了士人阶层对政治黑暗、底层人民生活艰难的深刻同情和深深忧虑。

3.骑士诗歌

相比之下,骑士诗歌更多地反映骑士精神——英勇无畏、追求荣誉正义等骑士应具有的高洁品质。骑士因为作为一个军事阶层服务于君主,所以相对于中国的士大夫而言更重视英勇善战的战斗精神。这在歌颂骑士的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是一部14世纪后期的韵文传奇叙事诗,全诗2530行,叙述了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之一高文在圣诞夜前夕接受了绿衣骑士的挑战与他比武,并按照约定在一年之后去绿衣骑士的教堂再次接受考验的故事。

在诗歌的开始部分,绿衣骑士作为一个勇猛的战士形象登场,诗中写到If I were hasped in armor on a high steed;No man among you could match me,your might being meager.

他来到亚瑟王的宫殿,向骑士们挑战,看谁敢用大斧向他砍去,并且在第二年的新年元旦接受他的回砍:

“I shall offer to him this fine axe freely;

This axe,which is heavy enough,to handle as he please.

And I shall bide the first blow,as bare as I sit here.

If some intrepid man is tempted to try what I suggest,

Let him leap towards me and lay hold of this weapon.”

当亚瑟王的骑士们因为吃惊而暂时无人做出回应的时候,绿衣骑士又质问道:“what,is this Arthur’s house,the honor of which

Is bruited abroad so abundantly?

Has your pride disappeared?Your prowess gone?

Your victories,your valor,your vaunts,where are they?”

从上文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骑士形象——勇敢、无畏、重视荣誉。当亚瑟王的骑士们对挑战没有回应的时候,绿衣骑士用荣誉感(honour)、功绩(prowess)和胜利(victories)施以激将法。

骑士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同样与当时时代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骑士阶层作为君王最倚重的军事力量常年征战在外,为了能够战胜敌人,必须有旺盛的勇气。他们没法像作为文官的中国士人阶层那样享受和平的生活。多年的战斗生活造成骑士们习惯面对各种困境和风险,敢于接受挑战并且十分重视自己荣誉声望的特点。

4.结语

欧洲和中国迥然不同的环境与文化塑造了士大夫与骑士这两大特点鲜明的政治阶层。骑士阶层更重视军事技艺的培养和在战斗中勇敢作战,以期作为一个军事阶层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士大夫阶层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官僚体系的支柱力量,更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和学识的深造研习。在精神特质上,骑士重视英勇、荣誉、正直正义、诚实纯洁。同样的,士大夫阶层有着忠君爱国的家国情怀,有着“鞠躬尽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抱负,有着文以载道的精神文化追求,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具有“平和谦恭,安贫乐道”的精神特质,追求安闲的田园之乐。尽管两个阶层有着很大不同,但都在各自文明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对士大夫和骑士文学的研究,在加深我们对古代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理解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诗歌
诗歌不除外
诗歌两首
马元诗歌10首
诗歌写作怎样学?
诗歌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每一个“远方”都唱出了自己的诗歌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