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5-09-10 17:17陈晓姗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陈晓姗

摘 要: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且在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以自行获得。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以激发、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从新课的导入、新课的进行和课堂结尾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进行了探索实践。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情境教学

1.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2.1情感和认知相互作用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2.2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境或模拟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英语学习,培养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3.情境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引入新课中情境创设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不注意导入情境的创设,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则学生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教师的导学过程和导学效应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会让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尝试了导入新课的情境方法,归纳以下几种。

(1)悬念导入法——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疑问道思考,尽快进入课堂。高中英语必修三的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在导入该主题时,我准备了一些问题:What’s the real name of Mark Twain?When was he born and when did he die?Can you name three of his famous stories?基于学生对Mark Twain的兴趣,我接着说:If you want to know the answers,please read the short passage in Warming Up.带着这好奇心和学习意向,学生很快投入到课堂中。

(2)复习导入法——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古语说:“温故而知新。”以旧引新,是复习旧课到带入新课最常见的方法。这样,既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又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更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学习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2 “Using language”e时,我让学生画出文中所有的情态动词并说出它们的功能。因为上一节课的重点是情态动词的用法,本节课的文章中包含大量的情态动词,通过找情态动词的方法,既让学生复习了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又把学生引入了新知识的课堂教学中。

此外,在新课引入时,还可通过趣事畅谈、音乐欣赏、游戏竞赛等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前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很好的铺垫。

3.2课堂进行过程中的情境创设

情境是学习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十分重要。在新课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以下两种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其中内容大多数是现今社会人们熟悉的话题,通过集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于一体的多媒体CAI课件,能够从最直观的角度,创设出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言语情境或模拟情境中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必修一的第四单元“Earthquake”,如果仅仅用语言来讲述地震的产生的原因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还不如给学生创造一个“地震场景”,让他们从视觉、听觉上经历。于是我下载了“The origin of earthquake”的视频,该视频集动画、英文讲解于一体,直观生动地将地震场景展现在学生眼前。

(2)利用语言点的讲解创设语言环境。高中教学直接受制于高考这根指挥棒,因此语言点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变成由教师精讲,指导学生多练,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与语境,使学生在较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学习情态动词的用法时,学生对情态动词的用法感到困惑,尽管教师反复强调每个情态动词的侧重用法,但学生总会犯迷糊,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传统的讲理论—再练习的方法并不是很适合情态动词的学习。于是在学习can/could 的用法时,我就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Look at the picture,the man is carrying a pile of books.So he can carry heavy books.He wants to enter the room,but he can’t open the door by himself.So he is making a request to ask for help from the woman by saying “ Could you open the door,please?”

I writes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1)So he can carry heavy books.

(2)He can’t open the door by himself.

(3)Could you open the door,please?

通过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总结can/could的用法。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了要讲的语法知识——情态动词。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情态动词的用法,从而成功突破了这一难点。

3.3课堂结尾的情境创设

一节课的结束犹如一出戏的闭幕,如果“表演 ”得当,就可以让学生到达“唯恐听之不同,不知铃声之既响”的境界。因此在课堂结尾时,若能做到精心设计,则能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

我在设计高中英语必修三的“Using language”这课的结尾时,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口述the story of Li Fang and Hu Jun,女生口述:the story of Qiqiao Festival,给他们三分钟准备时间。要求在十分钟之内,哪组口述的故事完整,语言流利,参与的人数最多,哪组就是胜利的一方。全班学生既能及时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又能锻炼口语表达,一节课在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中落下帷幕。

4.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创设了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情境,在教师的有效引下导,学生获得了感性材料,发展了有效思维,并充分调动了非智力因素,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何精冥.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

[3]沈爱华.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10).

[4]洪秀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