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精读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2015-09-10 17:17王静宇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精读叶圣陶语文教学

王静宇

摘 要: 叶圣陶作为伟大教育家,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先进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事业中仍起着重要作用。他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精读问题,并在长期教学中通过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语文精读思想。叶圣陶语文精读思想不仅对当时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就是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叶圣陶 语文教学 精读 新课改

一、叶圣陶的语文精读思想

首先,叶圣陶认为精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指出不能将精与读分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读书方式,如朗读、默读等,同时还要对这篇文章进行研读,也就是所谓的精读,如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理清文章主要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线索等,只有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大致理清了这些问题,才真正做到精读。此外,叶圣陶还提出精读教学的实施并不只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延伸到课外,教师教学生精读方法,学生在课下练习,提高精读能力。

其次,叶圣陶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入手,提出精读过程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即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传播文化和为写作提供范本,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这里重点要注意的就是理解,如果想更深一层次地理解一篇文章,那么就需要通过精读实现,他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看成精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此外,叶圣陶还提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精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叶圣陶进行精读教学时对选文有要求,如选文要优美,优美的文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精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选文还要看所选的文章是否适合教学,这就要求所选文章既符合精读教学目标,又篇幅适中。与此同时,尽可能找一些学生比较受欢迎的作者或者文学作品,必要时老师可以进行自我创造,编一些学生喜欢的作品,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并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教师要引用现成文章,就可以对文章进行加工,以对学生进行精读教学。

最后,除了上述对精读的介绍外,要想进行精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精读教学。叶圣陶认为精读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点: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练习。课前预习时,教师要抛给学生关于本课应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字词,最后精读课文,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是学生将自己的精读成果展示出来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发现问题、多思考等,再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当点拨,将学生看做学习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精读能力。通过预习和讨论,学生基本掌握课程内容,最后通过练习加深记忆,朗诵和参考相关资料等,提高学生精读能力。

二、叶圣陶的语文精读思想对新课标的启示

叶圣陶的精读思想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发展和新课标不断深入,精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叶圣陶的语文精读思想对新课标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精读的理解不明确,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精读看成一种课型,而不是一种阅读方法,错将精读教学目标看成理解课文本身,对教师教学造成一定障碍。为此,我们应明确精读目标和任务,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并将其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我国文化传播。第二,叶圣陶对课程结构的研究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原来的精读教学主要是学习篇幅较短的文章,而新课标要求整本阅读,不仅如此还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没有凸显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叶圣陶的精读则要求整本教学,并以短篇文章为辅,做到整本书与短篇文章有机结合,既体现精读又提高阅读速度。对于教材编排来说,新课标可以借鉴叶圣陶对教材的编排进行创新性教学,选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修改文章内容的时候不能根据主观意愿进行修改,而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经过再三斟酌和讨论修改。第三,在精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指导学生预习的时候,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新课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课堂上过于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而忽视精读,所以在叶圣陶精读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允许学生发表见解,但要建立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最后的练习是学生课后与文本对话,新课标对这一点的要求比较模糊,学生不知道如何做练习,只是课下阅读大量文章,根本没有做到精读。叶圣陶精读思想明确提出精读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课后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叶圣陶的语文精读思想对新课标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叶圣陶的精读思想正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叶圣陶的精读思想,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艳侠.新课改视阈下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2]谭善耕,陈芳.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抵触情绪及其成因[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04.

[3]裘云飞.新课程下中学语文教师的自我转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3).

[4]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5]方元山.略论个性教育的基本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猜你喜欢
精读叶圣陶语文教学
霜的工作
浅析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