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数学课堂研究

2015-09-10 07:22吴晓兰
考试周刊 2015年3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

吴晓兰

摘 要: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让课堂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让一节课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尝试,创新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异质合作”这种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指出“课前自我预习”、“课堂问题解决”、“课后自我反馈”三个环节的重要性,处理好三者关系才能使数学教学课堂不仅有效而且高效。

关键词: 问题学案 解决问题 课堂三个指标 课后自我反馈

新模式课堂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课堂针对性不同,可以灵活地自动调节。因此开展好这种新模式课堂,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的重要性。

一、设计问题学案,引导学生预习

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阅读能力,课本上的内容大都能看明白,因此浅层次的预习一定的任务可以完成。但深层次的预习,即对阅读的内容提取重点或罗列出遇到的难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仍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就使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的自我预习一般是独立完成的,在预习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教师得提前做好学生自我预习的学案,从而引导学生预习。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从余文森教授[1]的书上参考到,数学课堂上“学案”有几种设计方法。

(1)尝试教学:出示尝试题—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后进生优先考虑)—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

(3)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第一个“三”指课堂教学的三个追求: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第二个“三”即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六”指六个教学步骤: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启发(提示重难点)—阅读(自学课本)—练习(相关练习题)—评议(当场核对订正答案)

(5)黎世法的“异步教学”:自学—启发(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复习—作业—改错(核对更正答案)—小结。

因此,“问题学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课时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也可以综合几种设计方法,或是创新性的“问题导学”的设计方案。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也在某程度上提高学生深层次的自我预习能力,对今后的阅读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二、师生解决问题,实现课堂指标

(一)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新模式的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课前自我预习、提出问题,课内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合作者。学生自我预习结束后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时问题会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这时课堂师生互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课堂上学生讲评练习册时,其中有一题要求画一个正方形的对称轴,可是考卷上的正方形两条对边2cm、两条对边1.8cm,学生就存在疑问了:这个正方形不准怎么画?要以“长方形”标准画两条对称轴还是“正方形”四条?所以这种课堂模式更开放,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反馈到课堂上,让所有同学包括老师一起探讨研究。同时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都可能不一样,有的小组可以组内解决,但有的小组无法组内解决,教师就得起到引导作用,偶尔对问题的讨论适时提醒,帮学生理出头绪。

(二)实现课堂三个指标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这种新模式教学,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追求轻松却没有收获,那也不行,余文森曾写过这样一个“掰玉米”的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过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第一,比谁穿得快;这比的是速度。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中,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

第三,谁跑得最快、谁掰得玉米最多虽然达到目的了,但还要考虑受伤情况,即“安全”问题。

一个企业发展考虑的综合指标有三个:速度、效益、安全。其实课堂教学也必须考虑到三个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只有实现这三个指标,才能说明这节课是否是高效的课堂,学生是否真正快乐参与,并且掌握学习内容的本质。

例如以下教学案例: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我们从这三个指标分析:

(一)学习速度:很多学生第一天上完这节课都很顺利、熟悉地记住了边形内角和公式:180°(n-2)。

(二)学习结果:课堂没有再接触该公式的前提下,第二天可能90%学生记住,一个月后就剩下50%记住了,一年后就只有几个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教就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实际意义后能够自己推导,而不是老师反复强调讲解。

(三)学习体验: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最常用的方法即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推理证明。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所有学生轻松、快乐地体验这个推理证明的过程,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从多个角度分割多边形。如以下常见三种方法。

(1)从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与其不相邻的顶点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2)从多边形边上除顶点外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从而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3)从多边形内部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多边形各个顶点从而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当然,还可以从多边形外部一点出发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的探索就是这节课堂的学习体验。

只有把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这三个指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有效课题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当然,三个指标中把握好“学习体验”最重要,是实现学习速度、结果的关键所在。如何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点,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巧妙引导学生走入数学课堂。

三、课后自我反馈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工作完成并没结束,关键还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后的自我反馈和总结。课后的自我反馈可以分为三种:自我知识总结、同学间知识交流反馈、做练习学习反馈。

(一)自我知识总结:课后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包括定义的含义、应用,哪些需要重点掌握,一般有哪几种题型。

(二)同学间知识交流反馈:同学间通过重新讲解、提问知识点的方式反馈,也可以互相搜集相关题目考查对方。

(三)做练习学习反馈:不断地大题量训练相应的练习题,即作业式反馈。

虽然占用的时间不少,但如果能做好课后的自我反馈,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样可以使学习过程有始有终。

“问题导学、异质合作”这种新模式的转化,不单转化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思维,同时转化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师生的关系,使课堂更具有挑战性,使学生的学习参与和互助合作显得更重要。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教师的引导,就无法顺利完成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反馈。因此这三个环节紧紧相扣、缺一不可,教师如果能引导好课前的预习,充分准备好学案,课堂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课堂三个指标,真正让学生参与讨论,课后及时督促学生的自我反馈、总结,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实施的意义就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ISBN 978-7-5617-7084-9.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思考 解决问题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设计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