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总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2015-09-10 07:22李青青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总复习教学策略

李青青

摘 要: 如何精当地引领,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高考历史复习,是高三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 高考历史 总复习 教学策略

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工作,我常常感到很无奈,为什么我讲了这么多遍学生还是不懂?为什么复习了这么久学生的水平不见提高?为什么上次做错的题目这次还是做错?为什么学生知识回生这么快?反映出的问题:复习课低效甚至无效。学生这头也很困惑历史要记的内容太多。我读了,却记不住。我上课听了,笔记也抄了一大堆,为什么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每次拿到题目我都把握不准?为什么平时题做了那么多,每一次考试成绩都没什么进步?反映出的问题:缺乏精当的引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导致复习低效化。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效提高高考历史复习呢?这是每个高三教师探究的重点,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谋划,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一)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校的高三备课组应及早规划整个学年的教学进度,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通常,高中历史总复习分两个轮次进行: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综合复习提升。目前的复习方案主要有两种:多数学校的做法:一轮按照教材的体例“模块+专题”,二轮“通史+专题”和训练。部分优质学校的做法:一轮就开始按照考试说明的体例(通史)重整教材。

(二)各轮的复习目标。

一轮复习是按照考点,整理归纳;逐一落实,不留空白;抓点线面,夯实双基,做到“点透、线明、面全”。二轮复习是建构知识网络,总结历史阶段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纵横联系,融会贯通;优化训练,提高能力。回归基础,查漏补缺;突出重点,把握热点;挖掘潜能,深化知识;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各轮复习如何组织和进行,各校可灵活处理。应从校情、学情出发,做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切不可盲目抢时间、赶进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复习计划。备课组和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外,还应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依纲据本,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

“纲”:考试大纲。“本”: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范围,是教材编写、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的依据。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相比,其内容要求最详细,并带有行为动词,对各级学习水平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考试大纲》主要是确定高考的内容与方向,只制订纲领性的原则与基本框架,它主要采用通史体例,史实内容使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并取消行为动词,范围最宽泛。《考试说明》是以《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本省实际而制订的重要文本,它采用大纲体例编写,其详细程度介于课标与大纲之间,是高三历史复习与命题的重要依据。

《考试说明》是体现命题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科学准确地体现考试的要求,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考试备考的双重作用,因此是我们复习的“葵花宝典”。福建省《考试说明》的特点:第一,《考试说明》文本共分六部分: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与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及参考试卷。第二,范围与内容借鉴江苏省在大纲二级目标的基础上,侧重编写三级目标的做法,采取“基本不改动第二子目,适度拓展第三子目,以缩小考试知识范围”的原则。注意二级子目、三级子目的关系,例如“宋明理学”只要求“朱熹的理学思想”,删除程颢、程颐(北宋五子)理学和陆王心学;“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只要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删除了“汉赋”;“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简化为“京剧的产生”;等等。复习时就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研究试卷,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高考历史到底考什么?从近年的命题看,考查内容主要有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素养。教学中要全面落实和掌握基础知识,对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理解。例如“宗法制”,要掌握宗法制的概念、特点、目的、实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积极、消极),明白考查的重点是亲情血缘、继承、家国一体、忠孝观念等。复习课要围绕考试说明的知识点选择新材料、设置新问题,坚持问题教学法、材料教学法,强调论从史出,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知识再现及迁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历史评价和反思能力等学科能力,从而强化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于相关、相似的历史概念,例如“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工场”与“工厂”、“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等,要仔细辨析,强调历史过程,准确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线索及其相互联系,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比较。

四、以生为本,构建灵动高效的课堂

以生为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学生:复习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要了解学生什么会了,什么不会,学习的障碍是什么,需要得到什么帮助。为了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复习过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什么样的复习课是受学生欢迎的?当然是有理、有趣、有情的课。其一,既有思辨性和思维的碰撞,又生动有趣、充满情意的课堂,可称得上灵动的课堂。灵动的课堂,因着良好的课堂生态而为实现高效创造条件。其二,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讲解到位,方法得当,方能实现高效。

(一)有理:理性、合理。

1.以问题教学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例如:“神权下的自我”一课有三目——“古典文化的再生”、“人性的启蒙”、“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复习时可以通过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理性思维:第一这真的是“古典文化的再生”吗?为什么要打着“再生”的旗号?第二为什么此时用“人性的启蒙”?《蒙娜丽莎的微笑》、《西斯廷教母》等作品有何体现?第三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当时的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对思想的解放起什么样的作用?第四如何理解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

2.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单元(专题)知识意义。例如: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以“人”为核心梳理知识,理解单元的知识意义。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人应该过怎样的物质生活——科学革命。人的四个“解放”: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因材施教,着重“三抓”(抓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教学原则:以学定教、精讲精练。)。(1)抓重点:重点就是主干知识、知识体系,强化对知识点角度的理解加强概念辨析,进行知识的归类整理,认清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如: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始于1500年左右,结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社会制度转型的角度看,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从产生、确立、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历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近代史是世界工业文明的形成发展历程。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开始形成、初步形成到最后确立的历史。(2)抓难点(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困难是什么):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左”和“右”问题。中国史教材中屡屡出现的“左派”和“右派”、“左倾”和“右倾”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概念,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

4.抓易错易混点: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丧失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这是相对殖民地而言。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半封建:发展了资本主义但保留了封建经济。这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有趣:语言、形式。

用丰富、有内涵的语言进行复习课教学,课堂组织形式力求活泼多样。

(三)有情:师生情、同学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鼓励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成长。复习课要坚持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五、精心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审题和规范答题,分析失分原因并寻找对策,纠正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几个误区,指导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和技巧。

回过头看,原来我们越过的只是丘陵,在我们前面的才是山峰……高三复习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总复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语文总复习技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