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芝
摘 要: 听觉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献查询结果表明,研究较为集中在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研究方面。西方研究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基本表现为固执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性、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易受他人暗示等,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情感很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听觉障碍儿童心理成长。认识并掌握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发展这些特点与规律,有利于因势利导,做好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及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关键词: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 听觉障碍 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康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章》第3章第29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熟知和重视,但是,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熟悉和加强。
何谓心理健康,英文表达为mental health,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環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一、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语言沟通,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对他们有所偏见,持有异样的眼光,不愿和他们交流做朋友,甚至对他们讥讽和嘲笑。例如,称呼他们做哑巴、哑子、聋子……
残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听觉障碍儿童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是孩子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节目。由于听力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就成为最主、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充斥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对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很难忘掉内容不良的视觉信息,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力图使儿童处于自己的安全保护下不受外来“欺负”、“污染”,使听觉障碍儿童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阁楼儿童”,实际上是堵塞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家长限制听觉障碍儿童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又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迟缓的特殊性,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处时说不清、听不懂,无法与人沟通,会出现经常无意识违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现象。他们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听觉障碍儿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围之外。逐渐丧失对活动或事情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
2.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听觉障碍的事实要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发展,要么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较为突出的教养态度是:我的孩子和健听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在解读家长这种教育态度时不能一味赞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具有心智发展的潜质;其次,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时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在完成生活和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努力和帮助。有的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具有听力缺陷,在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帮助孩子康复的时候,同样抱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听力缺陷,像健听孩子一样完成各种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语言训练之后的进步和变化,一旦短期内不能看到进展,就急着给孩子换另一个“更好”的教育机构。家长和孩子就在各种机构之间周转,孩子一边要完成语言训练,一边要适应新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自身听觉缺陷和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他们不但无法与健听人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对人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当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别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认为:“我的没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来用是应该的。这样才叫公平。”可见他们对“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肤浅。
听觉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缺陷、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会对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听觉损害和语言缺陷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活动及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障碍。
1.对自我的不良认识
自卑而孤僻,由于听觉能力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使他们觉得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进入同龄人圈子,导致他们喜欢独处,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当反应
(1)敏感而多虑。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关无关,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
(2)任性而依賴。这是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家中作为弱者总是受到过多照顾,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听力的残缺有负罪感,认为孩子的耳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导致他们执拗任性,爱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总是依赖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绪体验。听觉障碍儿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唯有个性良好、心态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开展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应该在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目标就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开发。
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普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维护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提高聋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要想让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给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中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集体认可;
2.珍视友谊有几个知心朋友,时常将自己的心事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3.学会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写日记、写作文、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4.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适当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
(三)营造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境系统支持。
环境支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
2.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例如,营造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听觉障碍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
(2)重视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心理健康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补偿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
(3)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听觉障碍儿童走出孤独世界,参加社会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去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听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体育等各种竞赛。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区。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咨询活动能有效提高聋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动性,使聋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强社交自信,促进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五)满足青春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特点有:(1)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与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创造能让听觉障碍学生与各种人交往的机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听觉障碍学生心理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概论,2007:157-169.
[2]于僳.现代心理学,2006:367-536.
[3]雷雳.发展心理学,2009:20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