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要求,培养语感能力

2015-09-10 07:22周圆
考试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语感想象语言

周圆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语感指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指出:“抓住语感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感情诵读,把握语感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心胸和筋肉里,等到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思路和气势。”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情文并茂的精美文章,富有鲜明的听感,可以让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形象和感情融合,产生内心视像,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对一些优美语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一直到会背诵,体验出文中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到达“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1.想象朗读,入情入境。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想象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内心视像”,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个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辅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2.表情朗读,体验情感。

表情朗读能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深化认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记叙文,教学中我告诉学生用深沉悲痛、哀婉缓抑的语调进行表情朗读,将当时巨星陨落,天安门广场人民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肠断心碎、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比较揣摩,锤炼语感

阅读教学中,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不深奥,表层意思并不难理解,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老师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并推敲赏析,学生品出“纯熟”不但表现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熟练程度。再如教学《燕子》中“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学生懂得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准确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中心,激发学生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中心句,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我紧抓这个中心词,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发出同样疑问,并通过“谈《水浒》、谈‘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领悟到伯父受到“爱戴”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对旧社会的痛恨及对人民的热爱,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又如教《苦柚》一文中老华侨对小姑娘说:“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教师提出:为什么苦柚子会变甜?经过思考,学生不难理解:小姑娘善良诚实、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老华侨深受感动,所以内心倍感甜蜜。

四、联系生活,丰富语感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层次揣摩,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自然越见深切。显然,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泉水”,因为感知不是目的,贴近生活、运用实践才是最终目的。一些年代久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如《草船借箭》、《颐和园》等,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敏锐的语感。此外,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做比照,使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头脑中。再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有时,当热气腾腾的油汤倒在手上,你会怎么样?当烧红的铁铲掉在衣服上,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现在不是热气腾腾的油汤,也不是烧红的铁铲,而是比它们不知烫多少倍的熊熊烈火燃烧着邱少云的肉体,想象一下,那该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接着,我抓住描写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想象烈火包围着的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再造想象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形象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唤起学生鲜明的视觉形象。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自觉把生活经验与语言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方面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五、想象参与,增强语感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听到音响、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感受语言文字暗示和蕴含的情感。如一位教师教《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时,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吗?”唤起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浓,绿色快要溢出来了,“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感受到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培养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来自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一个人语文品位的重要标志。”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语感想象语言
快乐的想象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