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荣
摘 要: 在生物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只使用教辅而不重视教材的读,通过面批作业和从命题者角度分析高考试题而引导学生重视读教材,学生重视读教材才能夯实基础,从而提高应用课本知识(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的能力。读教材主要是读《考试说明》精读概念和构建知识网络,研读当年的《考试说明》以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通过标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精读概念的目的,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形成生物学知识体系。
关键词: 生物高考复习 读教材 概念图 知识网络
现时,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许多师生都在使用教辅作为复习的主要资料,有的老师甚至完全抛开教材只用教辅在上复习课,但是教辅却存在许多非高考内容,知识太繁琐,有些是旧教材的知识,学生读起来浪费时间。而且从近5年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有约60%生物试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及核心概念,从改卷的情况看学生往往表现在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混淆、术语错误等。这其实是因为学生不够重视教材或者不能有效阅读教材所致。
1.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重视读教材
教辅是教学辅助材料,教材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用书,众多老师在选择教辅时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每一种教辅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许多缺点,哪一种都可以用但其实哪一种都不好用。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因为教辅为迎合不同省市的读者,内容多,知识繁琐陈旧,有许多考试说明所不要求的内容,让学生读起来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知识该掌握。此时是教师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的时候。
1.1面批作业时引导学生从心底重视教材。
面批作业是很有效的一种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当学生某次考试结束后,如果问学生有没有读教材,学生的回答往往就是肯定的,即有读。但当老师要求学生指出试卷中做错的某一题的某一选项或某一空在教材的哪里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这时教师再告知学生这个知识点是出在哪一本书的哪一页的第几行。最好还要当着学生的面翻到相应教材的那一页,用手指着相应知识点问他是不是这个时,学生才知道教材其实读得还不够,才会知道读教材的重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这种方法,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是因为此方法抓住了学生以为读了书的心理,告知学生其实你还没读到位,读得不够细。让学生从思想上进行转变,继而重视读教材,最终达到有效读教材的目的。
1.2分析命题者笔下的高考试题,引导学生细读教材。
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高考试题是如何命制的?首先命题者要寻找命题素材,命题素材的寻找主要有两种方式: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命题素材和从生命科学的专业文献中选择命题素材。这里主要讲述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命题素材,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细读教材,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
例1.2014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第1题。
命题意图:内容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能力考查——理解能力。
选择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下同)P41“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编制A选项: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选择P12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编制B选项: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选择P70侧边档“相关信息:除水、氧、二氧化碳外,甘油、乙醇、苯等物质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编制C选项: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选择P42“图3-2中文字说明: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编制D选项: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例2.2014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第29题。
命题意图:内容考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能力考查——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选择内容:P116表格:“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P115实验原理中“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及P54的黑体字: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编制试题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摇?摇?摇 ?摇;龙胆紫溶液属于?摇?摇 ?摇?摇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摇?摇 ?摇?摇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摇 ?摇?摇?摇。
通过不同高考题的分析,不断指出高考题目与答案的来源,让学生认识到高考试题是这样从教材中出来了,这样再引导学生细读教材,学生就会认识到细读教材的意义,才能更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2.如何有效阅读教材
教学相长,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能力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通过教师的诱导、指引,以一定的方式和形式加以培养。
2.1精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福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生物)》这三个文件是福建高考自主命题时的指导性文件,是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因此,要让学生认真而又主动地研读这三个文件。2016年福建高考用的是新课标全国I卷,特别是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学生才能知道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才能对知识点有“度”的把握,才能知道什么知识应当学到什么程度,复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做到有的放矢。
2.2标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引导学生精读教材。
教师通过研究近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生物高考常常是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从改卷的情况看学生往往表现概念混淆、术语错误等。因此在精读教材时要特别注重主干知识的复习,特别是主干知识中概念的精读。笔者让学生用红笔标注概念的内涵,用其他色的笔标注概念的外延。如图所示:
这种方法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读教材,而且因为学生在经过新课的学习后利用不同方法读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读书。在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概念进行理解与辨析,从而掌握生物学术语。最后才能用生物学生术语进行答题。
2.3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教材。
细读教材精读概念后还要让学生构建概念图和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能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这也是换一种方法读教材。刚开始我们学校(三级达标校)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网络,老师就先展示并解释一些简单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参考,而后给学生提供概念,让学生把概念连成概念图或知识网络。如以蛋白质为主题词加上基因表达、受体、抗体、酶、结构蛋白、血红蛋白、元素组成、基本单位、DNA、RNA、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信息传递、免疫、催化、物质运输、分泌蛋白及鉴定实验等构建概念图:
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教师此时只是提供主题词如酶、光合作用、细胞分裂、主动运输、内环境、种群、基因表达载体等。教师还要时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过,读书不要只图快,要用脑子想,用心记。也就是说学生在读教材时每读完一段,就要想想这段内容有什么要点,并用心把重要内容记住。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画出知识网络后,在班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该知识网络所含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知识,而且能锻炼表达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通过教学生读教材、用教材,建构生物高考所必需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3]陈金财.福建省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对高三备考教学的启示.http://www.fjedu.gov.cn/html/wljypt/ltjz/2015/03/29/7f0610a2- 6c30-4a70-b9a1-e910094270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