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梅
摘 要: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设疑 时机
“学贵于思,思贵于疑”,设疑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布迷,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它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教师合理地设疑会立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解决疑难的欲望,迫切需要从课本中找到解疑的方法,从而唤起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探索。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设疑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成功的教师善于在恰当之处设疑,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的设疑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设疑时机不对则会适得其反。什么时候又是设疑的最佳时机呢?
1.设于开篇之处。一堂好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始以数学的趣味性巧妙设疑,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也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过程。教学新课之前,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我立刻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我都判断正确时,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出能被3整除。我紧接着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说:“因为这两个数个位上是9。”这是学生受“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没有立即予以纠正。而是接着出示了这样一组数:53、8129、206,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是3、6、9。我要求学生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不能被3整除。于是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又出示了另外一组数:12、2714、5001,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的个位虽然不是3、6、9,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这样设疑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上面两组数的对比观察和验证,学生疑惑更深,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至此,我步步设疑的目的达到了。
2.设于重、难点之处。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疑,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使学生产生新问题,不断激发出学习欲望,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难点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方,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是教学的难点,出示例题:430÷62,提问: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62看作几十来试商?应商几?学生试算,你发现了什么?这时设疑:为什么不能商7,而要改商6?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试商的原理,使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3.设于枯燥之处。教材中的一些特定知识,如概念、定义、公式等,既比较枯燥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尽心设疑,深挖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知识,“热化”冰点,于平淡中见神奇。
4.设于结尾之处。一堂好课,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跌宕起伏的中间,又应有意犹未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课堂结尾的一种好方式,它能使课堂词虽尽而意无穷。教师应在课堂将结束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疑”就是要让学生变得乐学、好学,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按自己的速度,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疑”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不能偏难或过易,如果所设之“疑”偏难,就容易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从而打击学生“解惑”的积极性,其他的同学也会打退堂鼓:如果过易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久而久之就会对“解惑”失去兴趣。因此,设置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刚好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上新的高度。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地、进攻性地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定学习步调,从而主动争取了学习的实用时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所不在,“设疑”也就无所不在。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2]王德鹏.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预设与生成[J].小学数学教育,2005.12.
[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