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泉
2007年以来福建高考将文化经典《论语》《孟子》列入考试的内容并占一定比重,这将缓和课外阅读和考试二者的紧张关系。当前经典教学的活动主要采用课内选修与课外自读两种方式展开。选修课精选重点篇目在课堂内讲授,重在记诵与积累;课外自读则购买或是编印与选修内容相匹配的阅读教材,供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课内是课外的起点和基础,课外是课内的继续和扩展。课内学得少、精、深一点,课外要多、广、活一点。
学生能否真正阅读的关键是语文教师,文化经典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有较高要求,要求教师有广博和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师要练好内功,打好功底。教师不但要广泛涉猎经典内容,而且对经典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真正吃透经典的内涵,并能对经典文本进行独立的、创新性的解读,这样才能驾驭课堂,达到经典阅读的教学目的。
一、配合课堂教学
1.选修课教学现状。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有关《论语》、《孟子》的阅读分别只有一单元共7课,每课围绕一个主题编排,以《论语》为例,每课取相关语句为标题,内容大体涉及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实践、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思想等。当前文化经典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弊端:架空经典文本以练代读讨论孔孟思想的,有不加选择依序读解经典而耗时费力的,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将识读概括当成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文化经典缺乏认同传承,一味批判纠偏。学生在经典作品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主要是没有时间阅读,缺乏阅读兴趣,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因此常常会看不下去,不能坚持读完;不理解主题,读不出内涵,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2.文化经典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教授孔孟,由于文本有大量复杂的实词、虚词与多变的句式,烦琐的人名字号,神秘的文化习俗让师生难以招架,如果不借助相应的参考资料、工具书或文献汇编,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撰写详细的授课内容,那么要想在45分钟娓娓道来,恐怕没有几人可以胜任。至于教学内容,到底是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与落实文言知识还是着重从思想内容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纵横延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很多教师。
笔者认为文化经典的教学内容可分成文字、文章和文化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先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字,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章法,分析和鉴赏文章章法技巧的,最后让学生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的,提升思想。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古汉语词典自行疏通文意,教师只需要对其中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加以点拨即可。在点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累相关文言知识,从中总结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加强诵读,让学生能熟练背诵重点篇章,这是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識,培养语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老师带有活力色彩地解读文学经典,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诸如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等,引领学生挖掘出经典的当下意义。
二、课外阅读
《论语》、《孟子》博大精深,课文选读部分并不能完全充分展示其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已知阅读向未知阅读延伸。因此,必须通过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制订阅读计划。学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阅读经典,语文教师以身作则,不仅自己,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一份阅读计划。计划中应包括阅读目的、方法、进度等。为配合此项活动,教师每周抽出一堂课进行“经典名著研究”。还可每月作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以便鼓励督促,使之加深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2.阅读检测。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必须采取检测手段,除了在月考、期中期末试卷出一定比例的考题题检测外,还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表扬优秀者。
3.有效阅读策略指导。能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品质。在经典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成为自我阅读活动的策划者和监控者,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什么是阅读策略?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认为所谓“阅读策略”,是指“阅读主体为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阅读效率的提高,对阅读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谋略。这种谋略既有对阅读全程所做的宏观的总体谋划,也有对某一阅读行为的具体方略,还包括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阅读策略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理想化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阅读策略是一种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的计划,是阅读前读者主体对阅读活动的筹划和部署。
绝大多数中学生贫乏阅读经验,如果从老师那儿得不到科学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阅读的低效、盲目就可想而知。课内的经典阅读策略指导到位,还能帮助学生由课内的经典或经典节选部分走向更广阔、更完整的课外经典。经典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势在必行。
其次,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阅读策略”教学?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策略的一般模式是:确定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监控阅读过程、评价阅读效果。这四步都强调学生主动自觉,这是有效阅读的根本要求。
①指导学生自主确定阅读目的。具体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和评价。
②引导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依存于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受制于阅读目标和阅读思路。可以说,有多少读者,有多少读物,就会有多少阅读方法。文化经典的阅读方法: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点读笔记,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等等。
③要求学生自觉监控阅读过程。在阅读时对策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是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要引导学生检查是否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并根据理解情况及时调整阅读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
④鼓励学生自觉评价阅读效果。这是指阅读结束后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了解认知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以获取反馈信息。
总之,在经典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宗旨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意识,让学生成为自我阅读活动的策划者和监控者,成为阅读的真正的主人。同时为教师阅读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使得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对话成为可能。
教师课外阅读指导可以邀请校内外的知名教师和专家学者,对某些艰深而又极为重要的作品,作辅导讲座。此外,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也是帮助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良好平台。比如,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毛佩荣孟子的智慧等有助于学生解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