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亨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社会信息化,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带来了很大变化。我们如何看待社会的信息化(即信息化社会)及对当前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现状的分析都是本文所阐述的重要内容。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教育技术人员素质结构的重大变化,信息素养成为教育技术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教育技术人员素质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育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和提高策略的变化和调整,以促进教育技术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教育技术人员 素质要求
在21世纪,人类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以此在新一代人身上培养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改塑全新的国民素质和形象。
步入信息社会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迫使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面对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教育技术人员就要更新观念和教学模式,自身要了解和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效教学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能,以适应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中的教育教学需要。然而,对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问题的探究,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下,深层次地探索和挖掘信息社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的高素质要求,培养和建设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教育技术人才队伍,是信息社会进行信息化教育,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是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对此进行研究也是有价值的。
1.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能和身份界定
教育技术人员既不同于学科专任教师,又不同于一般行政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他们不仅具有深厚而广博的专业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丰富而扎实的实践积累,他们的绩效直接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和推广,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能除了传统的电教、宣传等工作外,还有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呈现出一些新的职能特征。如:①整体规划和建设学校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包括设备器材的管理、设施的管理、教学的管理、教材(软件类教材)的管理、教育技术科研的管理、教学网络的管理等。具体来说,就是负责教育技术硬件和软件建设项目的立项计划、项目审批、资金发放与管理,监督、协调项目的完成、验收、评估、鉴定及推广应用管理工作;提供教育技术的设备服务和技术服务(三维动画制作、视频采集及处理技术等)。②促进信息化教育系统的硬件(校园网、电教设备和器材等)建设和软件(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教学数据库、教学网站和教学信息资源库等)建设。③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学生和在职教师的培训)。④科研工作(对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资源的开发;课程开发;教学软件设计与应用研究;教材建设研究)。⑤全方位地在技术层面、资源层面和教学设计层面给予教师帮助。总体上看,主要从事教育教学中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开发(教学资源和教学课件等)工作、培训和技术支持及指导和服务等工作。
就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对于教育技术人员的身份界定上是不统一的,总体上来说有四种不同的划分和归属。第一种认识是教育技术人员隶属于教育技术管理中心的从事教育技术管理、开发、培训及技术支持、指导和服务等工作,辅助教与学的专业人员。第二种认识是所有参与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教师均属教育技术人员。第三种认识是教育技术人员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件制作人员,是教学设备的管理员、保修员,也是校园网的维护人员,其职能在于促进教师的技术意识,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第四种认识是教育技术人员就是教信息技术课的专职教师。
不难看出,以上的不同身份界定是按一定的标准划分的。简单地可以归结为:教育技术人员是指专业的教学辅助人员,是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者,是管理和技术人员,是学科教师。这样的界定都有各自依据。当然,教育技术人员不是单纯的教师,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教育技术人员要跟参与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紧密配合才会更加系统地进行教学分析、教学策略的设计和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过程性评价,这是目前教师教学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教育技术人员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
教育技术人员是有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还懂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的人。基于以上阐述,本文所说的教育技术人员应包括教学辅助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所有参与教育教学的人员,所有的这些人员组成了教育技术人员队伍。那么,对教育技术人员素质要求的探讨也是教育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要求的一个深入研究。
2.信息社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
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人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素质,这是与传统教育阶段相比更高级别、更加全面的一种专业素质标准。
2.1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用来优化教学效果。教学系统的设计(情境创设、策略选择等)与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的宗旨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2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文字处理软件是WPS和WORD软件;音频制作的软件有GoldWave、NUENDO、CoolEditPro等;视频处理软件有Premiere、After Effects等;动画制作软件有3D Studio MAX、Maya、Flash等;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Fireworks、ACDSee等;课件制作软件有Authorware、Power Point。这些都是在课程开发,课件制作过程中作为教育技术人员都会使用到的多媒体软件。所以,教育技术人员虽不能样样精通,但要有所涉猎,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当然,特别是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人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
2.3网络环境的利用
在维护好校园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将会大大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网路环境,学生的答疑、作业提交均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往来、网络课件平台中的答疑系统省时高效地完成,使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共性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通过网络查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相关资料。网络对于今天教育工作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熟悉它、利用它,最后驾驭它,将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开发、科研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4课程整合的能力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衡量高校教育技术人员,特别是学科教师信息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其能否利用网络来获取并处理信息。
2.5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教育技术人员除具有对信息的获取的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信息、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能力。
2.6电子教案的制作
电子教案以其方便、美观、视觉效果和教学效果良好而得到师生的青睐。电子教案可以使展示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静动结合、形象生动。教师还能适时方便地修改补充教学内容,实现常讲常新。电子教案中多媒体的引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讲授效率。因此,教育技术人员为了教学的需要培训任课教师,让他们尽可能地掌握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教师一旦掌握了电子教案的制作方法,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符合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教学思想的电子教案。
2.7多媒体教室的应用
在这个方面,教育技术人员主要就是对在职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室使用方法、设备操作的指导和培训,使教师熟悉常规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熟练掌握这些常规教学媒体的操作方法。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对使用中出现的简单故障及时排除。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创新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多媒体技术只有经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作用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益,而这必须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一线为前提。
2.8学科研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特别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提前更新和变革,这就要求教育技术人员,包括教师在内提前掌握课程、专业、学科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进行对学科的不断研究。
信息社会教育技术人员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对传统教育阶段的教育技术人员素质要求的继承和再发展。新时代反映了新要求,相对来说,教育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的“门槛”抬高了,素质的内容因融入了新的要素而更加丰富。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备受重视,我们要通过在教育领域开展信息化教育,优化教育教学,使教育教学工作力求做到高效能,低消耗,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获,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技术人员应该明确地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身份,站在教育的最前线。教育技术人员是实践中的专家。不是一个技术工人,更不是一个只懂理论的专家。要善于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一个教学设计理论实践的先锋队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技术人员要以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核心,参加第一线教学实践,指导和帮助提高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水平,满足学习化、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桑新民主编.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0.
[3]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4]黄庆华,王伟.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能定位.华东师范大学;黄淮学院.天中学刊,2005(05).
[5]都国扬(浙江万里学院)的“试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