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华强
摘 要: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为炎黄子孙注入一股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语文老师让古诗词文化代代相传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对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打开眼界,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学习效率,提升现代汉语的素养与表达水平,因此,应创新古诗词教学策略,让这颗明珠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情境 诵读 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古诗词教学有其他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学习古诗词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领悟古代诗人的精神品质与无穷的智慧,培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强化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提高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在高考试卷中,古诗词相关题型(包括诗词鉴赏和默写)总共有17分之多。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诗词内容,记忆相关知识,而且要对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李白、王维、陶渊明等)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进行介绍,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边塞诗、田园诗、闺怨诗等不同诗派的思想内容与风格。
一、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能够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情,莫过于言,莫过于义。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加上富有感情的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供帮助。再有,可以利用朗读指引同学们感受诗词的情感,进入诗词的情境。教学中,可以抓住诗歌形象,通过诗词中提到的物象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诗词意境,通过思考与想象再现作者用语言描绘的画面,总体上把握诗词内容。从学情看,如今的高中学生,因为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对遇到的问题已经具备很高的认识与理解水平,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积累相关知识,不但要做到活学,更要活用。
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因此在授课时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细细品味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所体现的精神品质,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与诗词相关的典故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如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或写了一个怎样的任务,抑或传达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例如在讲解陶渊明的《饮酒》的时候,要明白本诗的主要思想是诗人想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在混沌的官场中钩心斗角,迷失自我。再如在讲解屈原的《离骚》的时候,就应明白屈原的经历,体会其爱国主义精神与无畏的战斗意识,培养同学们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图片、视频、课件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了电影《屈原》的几个桥段,让学生感受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并利用端午节的相关民俗如:赛龙舟、插艾蒿、包粽子、驱五虫等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二、想象诵读,引学生体悟诗的情感
朗读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的诵读,让他们自己体会其中的思想内容,实现熟能生巧的目标。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李白的《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等,都需要反复诵读。古诗词的教学目的还包括让同学们认知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喜欢并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不但能够学习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而且对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学习诗词一定要注重诵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味与感情,了解并掌握诗词的更深层的思想内容。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老师范读,扫清学生阅读的字词句的障碍,为学生体会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也可以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感受诗歌带来的美感,体会思想感情。
例如,在講解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的时候,老师先进行范读,把字音和句读读准,再让学生自由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同学们先总体感受文章,然后更深入地探究课文,这样,同学们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可以培养阅读兴趣,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讲解杜甫的《登高》的时候,在介绍完作者的经历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选取一个相对沉重舒缓的音乐做伴奏,教师范读诗歌,然后让学生跟随音乐,通过自己的理解诵读这首诗。这种学习诗词的方式有助于同学们把握诗词思想,形体上体会杜甫的漂泊的经历,体会其客居他乡,年老孤独,又因染病而不能借酒浇愁的心境。由此可知,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诵读能够引领学生走进诗词营造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受诗的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爱上古诗词。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抓住学生的导语,不但能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创设情境,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乐意学习古诗词中蕴含的知识。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做到“我想学”,只有“我想学”才能实现“我会学”。
例如,在讲解苏轼的《定风波》时,我先通过导语提出问题:下雨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下雨的时候你会怎么保护自己呢?人生中也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那你又会怎么办呢?等同学们踊跃发表见解,老师要针对同学们的答案作出评价,使同学们的精神集中在课堂上,再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定风波》中的苏轼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作品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先带领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其代表作品。接着让同学们通过诵读与默读等方式,展开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诗词做出理解,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陶冶思想情操。接下来,抓住词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让学生形成一种敢于面对、敢于担当、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分析、指导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探究,自由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古诗词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无论从高考需要,还是从品质培养的角度看,高中生都应该掌握古诗词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与古人对话,让古诗词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论谈,2004(4):33.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