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
我儿子从小好胜心就很强,常常因为“输不起”而乱发脾气,哭鼻子的次数也不少,也曾被我批评过很多次。可后来我发现,越是批评,孩子的好胜心就越强,因为他害怕输,输了就会被批评,这成了一个死循环。
就拿之前我和儿子的一场对弈来说吧。虽然我不是很懂围棋,但和他一起上课多多少少还是学了一些常规下法,大人的接受能力毕竟要强于孩子,所以初级阶段我赢他也算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为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陪他练棋的时候我都会让着他,故意输掉是常有的事。可后来我发现这么做也不太可取,因为孩子把赢我当成了在爸爸面前炫耀的资本,太过于骄傲。于是,在接下来的对弈中,我会时不时地穿插着赢他几局,如此一来,“输不起”的问题浮现了。
“不行,我上一步下得不对。”他急了便强行悔棋,下棋最忌讳的就是不讲信用。在我一次次的阻止之下,他终于爆发了。“不下了”,然后很生气地把棋盘搅乱了,又哭喊着说了一些不服气的话之后,把自己关进了房间。此时的我更是恼火,心想着输就输了,发那么大脾气给谁看,要是在外面下也没人会让着你!我越想越来气,于是过去敲门,他不开。好好的一个亲子时光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当然,每个孩子都喜欢先听好听的,赢了,大人都会说一句“你很棒”或“了不起”之类的话,被认可的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同时,过分自信又让他在心中形成一种“自己赢是自然而然”的误区,一旦在外界和别人接触尝试到失败的滋味,孩子的心理会很容易受到重挫。所以,有的孩子偶尔输一次就会表现得很烦躁、不高兴,甚至因为做这件事输了就不愿意再接触。此时,大人的引导就很重要。
所以,作为家长要适度迎合孩子的心理。比如,后来我再和儿子对弈的时候,他输了我会紧接着说:“前几步你用的方法差点让我上套了,我要是没仔细观察,这一步走错,我这一片棋子可就全被你吃掉了,你真厉害,下一盘我要跟你学,也来个厉害的。”他听我这么说,很快就又捡起了自信,还像老师一样分析我失误的原因。再后来,不管是输是赢,他的情绪再也没出现过之前那么大的波动了。
在平时和孩子玩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他适当的输几次,然后我们再积极配合孩子一起找出失败的原因。采取奖励的方式,对他能找出自己失败原因的“了不起”行为进行表扬,通过这种办法,也会很容易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
其实,育儿就像是一场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游戏,不管孩子是因为“输不起”发脾气也好,无理取闹提一些过分要求也罢,只要妈妈能做到“智取”,而不是用吼叫的方式和孩子“对抗”或以大人的权势去“镇压”孩子的话,很多教育中的难题都会以一种“和平”的方式迎刃而解。
让我们一起放慢脚步,陪孩子轻松自然地玩着长大,用心享受育儿带来的惊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