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2015-09-10 07:22庾姝琰
考试周刊 2015年71期
关键词:新授句型思维

庾姝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部分教师的提问方式得到了一些改进,提问比以往更具有针对性,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交流探讨。然而,部分教师仍然在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教学模式里徘徊,学生感觉课堂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常常是一堂课下来都是老师主动地问、学生被动地答。这种“以问代教”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学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扼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教师能否恰到好处地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和相关教育专家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结合教材的特点,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常常是顾左右而言其他,随心所欲地提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学生听了这样的问题云里雾里,模棱两可,欲说又止。但是提这样问题的老师往往是具备一定的提问技巧的,主要是他们没有精心地设计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没有关注课堂生成,经常提出一些高难度或者低难度的问题,导致学生吃不好、吃不饱。

以下是某位教师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我曾听过W老师的一堂公开课,PEP2Unit4“I Like Pears”。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在投影仪上呈现本节课所学的所有水果,如apple,watermelon,peach,pear,banana,并以莫扎特的圆舞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音乐氛围下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她这样提问道:“What are they?What can you see on the screen?Think,and draw the fruit you like best,please!”结果学生好像没有明白老师的意思,拿着手上的纸,只知道要画画,却并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要画几样,在轻快的音乐下心里一片茫然。

很显然,教师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没有做好课堂预设,不清楚学生的语言基础,学生对这一连串的英语感觉不知所措,这些问题难度偏大了,应该让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性回答,减小问题难度,便于之后操作;二是这个环节如果不进行语言输出,没有任何意义,导致这些问题连带没有意义。

片断二:

在上PEP7 Unit 1“How Do You Go There?”之前,教师与六年级学生进行free talk。

T:What’s your name?

S:My name’s...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How many desks do we have?/Where is your sea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Are you happy today?...

句型的操练固然重要,但要考虑到是否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联系。本课时主要学习如何询问某地,并给予建议。与课前的free talk几乎可以是风马牛不及,误导学生脱离所学内容,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只回忆之前所学的不相关的句型,并没有得到下节课学习的启示。

那么,如何“问”得恰到好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问”应有效合理

课堂提问是师生间双边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体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师生的互动。教师的提问应能够传递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案,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整理思维过程,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为迎接新的知识做好准备。

二、“问”应简单实际

提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课堂的推进情况,巧妙合理地运用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提出具有启发性和预见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在讲到问路这一语言点时,我一边对学生周围熟悉的地方设计问题,如: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is the hospital?一边加上动作表情,并出示一些地方的路线图画,然后让学生边指路线边回答。

三、“问”应全面广泛

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程度的孩子回答,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新授PEP3Unit3A “Let’s learn”时,主要学习关于best friend外貌描述的单词和词组:long hair/short hair/thin/strong/quiet及相关句型。首先我自我陈述“I have a good friend! Guess,who is he?I can tell you. My best friend is Sheng Longjie !”反复重复“my best friend is...”。随后,我提问其他学生:“那么你呢?Who’s your best friend?Can you tell me?”我邀请几位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模仿回答:“My best friend is...”这些成绩稍差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争先恐后来回答,达到我练习新词“best friend”的目的。接下去的问题我逐步深入,难度逐步提高:Is he tall/short/thin/strong/quiet?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并要求完整陈述:He is tall/short/thin/strong/quiet。这些问题对学习程度中等水平的学生讲,稍作努力即可顺利完成。最后的“He/She has...”句型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该句型前,回忆旧词组small/big eyes/nose,long/short arms/legs,新授本课时新词组long/short hair。我把关于这个句型的练习交给程度好的同学,让他们先示范,然后在全班大范围练习。总而言之,一堂课下来,班里90%已基本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作业情况完成很好。

四、“问”应有序科学

提问步骤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生的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

例如在PEP五年级上册Unit 6课中,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自然公园的图片:

T:What’s in the picture?

S:There is a nature park.

T:What’s in the nature park?

S:There is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

从学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出问句:

Is there a forest in the nature park ?

引导学生回答:Yes ,there is.

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新授内容:

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ark ?

Is there a farm?

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五、“问”应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一般是在整个班级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一般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指定某个学生回答。当然,教师还应该注意提问的时机,不看时机的提问是没有针对性的,随意性较大,没有较好的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提问最好是在学生有一定的想法,有质疑而不知如何表达,想弄懂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进行。

曾经听过一位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在教授动物的单词的时候,她在一开始设计了几个有关动物的谜语。

T:I am very big,I have big ears and big body.

I have long nose and short tail. What am I?

S:大象。

T:Very good! Who can speak that in English?

Ok,let me teach you.

Elephant,elephant...

T:现在老师请一位学生扮演大象,给大家介绍自己。

(话刚落,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参加活动,其实这时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激发起来了。)

在教授动物词语时,教师还做了辅助动作,让学生很快猜到,孩子很喜欢生动的事物,这会加深对新词的记忆。

六、“问”应灵活多样

在提问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将问题准备好,否则容易忽略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囿于课前的预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灵活地改变我们的提问方式和提问习惯,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特色适当地取舍某些问题,这样经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问题源于学生最终又回归学生。

比如在新授pep4Aunit2中的动物单词horse时:

第一种问法:

T:What’s that?It’s a donkey .I see.

S:No,isn’t. It’s a horse. (借助卡片加深对新词的记忆。)

第二种问法:

T:What’s that?Is it a horse?

S:Yes,it is.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出适当的问题,不应拘泥于一种提问方式。教师在提问时还需注重个别差异,使问题“活”起来。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有效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有效提问,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主体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绽放出出绚烂的火花。

猜你喜欢
新授句型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5B Unit7 Chinese festivals》(Story time)教学设计及意图
典型句型大聚会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刍议初中英语常态高效课堂之门径
高中新授课堂“史学争鸣”的尝试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