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
摘 要: 国防生是按照国家军队提出的相关要求,部队与地方普通高校一起选拔和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招收的主要是从国家统一高考招收的应届高中生或在校大学生中选拔的优秀青年大学生。近年来,我校国防生培育出现新情况,部分国防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导致因学业问题造成违约小幅度增加,对国防生的培养及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造成损失。所以必须找出有效应对策略解决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国防人才,为军队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军官。
关键词: 国防生 学习倦怠 倦怠原因 解决对策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具有培养国防生资格并与军队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的高校有120所,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出近7万多名军事人才。我军现阶段军事化人才体系由这些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生与军校毕业的军队干部构成,在国防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从普通高校承担选拔培养国防生任务以来,每年有大批地方大学生毕业后携笔从戎,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我国正处于军队建设的发展和改革期,各方面还在不断探索,在国防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尤其是近几年,部分在校国防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明显的学习倦怠现象。部分国防生考试成绩不高,导致因为学业问题无法正常毕业,从而违约,对国防生的培养及向部队输送高素质人才造成损失。因此,分析、总结国防生出现学习倦怠问题的因素,并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非常必要。
一、国防生学习倦怠的原因
1.学校因素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部队的准军官,既要保证顺利完成学业又要完成军队要求的军事训练项目和军事理论学习,尤其是有些专业偏难,课业繁重,如果国防生不付出更多努力,就会因为压力产生厌学心理。与地方大学生相比,国防生受双重培养模式的管理产生学习倦怠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防生平日军政训练较多,早操时间较早,导致大部分国防生早晨第一节课没有充沛精力,只能睡大觉,晚操结束后精神疲惫,不愿意到自习室学习;二是周末要进行军事训练,在忙碌了一周后,周末也无法充分休息,导致新的一周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一问题要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商议制定更适合国防生发展的管理机制。
2.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认为,高校国防生毕竟不是正规军事院校出身,普通高校对国防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平时就像普通大学生,训练强度更是不够,必然军政素质不过硬。部分家庭让儿女选择当国防生考虑到国防生毕业之后统一分配,无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又能享受奖学金以解决学费问题。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国防生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树立报效国家、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理想。同时,当前社会仍有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社会思潮对年轻高校国防生产生不良影响,高校国防生人生阅历浅,政治觉悟低,容易受一些低俗的、错误的社会思潮的误导,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3.自身因素
部分国防生片面认为,专业课对毕业后到部队任职毫无意义,久而久之,更助长对学习的厌倦,产生学习倦怠情况。另外,国防生毕业之后直接分配到部队工作,这样的轻松感必然使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的重要性,部分国防生产生“60分万岁”、“只要能毕业就行”的思想,沒有学习的紧迫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二、解决国防生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
1.营造优良学风
学风作为一种风气,不仅会影响国防生当前学习效果,而且会影响国防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注重国防生的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开展学风大讨论、各类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技创新比赛、成果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用学习引导国防生在校生活,培养国防生认真、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大学习成绩在个人发展上的比重,如在国防生入党、转正问题上,不能有挂科存在;在模拟营连骨干的选拔上,有明确的学习成绩要求;在毕业分配去向上,必须和学习成绩挂钩,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机会满足自己的意愿,用这些方法推进国防生学风建设。
2.创新培养模式
①针对不同年级国防生分类指导。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国防生的特点有所不同,呈现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所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国防生,必须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才能保证国防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和军政训练任务顺利完成。
②结合国防生自身特点进行学习能力训练,突出军事特色,为国防生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把军政课纳入国防生专业培养计划中,统一衡量排定军政教学和文化教学内容,尽量减轻国防生的学分压力。加大国防生综合素质训练教学力度,鼓励国防生多参加与军事科技有关的创新项目,使国防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3.处理好文化课与军政训练的关系
国防生与地方大学生不同,他们既要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又要在军政训练中达到军人要求。国防生承受着双重学习压力,处理不好会带来心理负担,影响学习效果。新生入学初期,以军政训练为首要任务,大一、大二时以文化学习为侧重点,大三到部队实习前后以军政训练为重点,大四离开学校之前集中时间加强军政训练;同时,要注重统筹安排,避免各部门各行其是;将国防生的军事训练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训练地点、训练课时,做到国防生的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不冲突,保证国防生的到课率;遵循规律,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强度适当、循序渐进,避免过于疲劳,影响学生学习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