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应当追根溯源

2015-09-10 07:22王建丽邹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德因材施教孔子

王建丽 邹忠

万物寻根问祖,万事追根溯源。凡当今所讨论之话题,无论众人听来新旧与否,其实古人早已论之,师德亦如此。今人讨论师德,其实很难突破古人尤其是孔子的思想体系,今人所讲教师职业道德,《论语》中早有论述。

一、诲人不倦,崇高理想

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根本原因是他把教育当成毕生追求的事业,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而不仅仅当成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因此,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忘初衷,迎难而上,坚持把教育学生作为崇高的理想来追求,无论什么人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诲人不倦是孔子最可贵的品格。

想想现在的有些老师们,把教学当成事业?还是仅仅当成饭碗?又有多少老师们在各种考核的逼迫下,疲于奔命地弄课题做项目发论文?还有多少人如孔子一般坚守着教学?

二、有教无类、平等施教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述而》)。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想实现学在四夷的局面,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生活的时代是“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有权人才能接受教育,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提出“有教无类”,仅用“历史性的突破”都不足以描述孔子的功绩。与古人对照一下,现在的老师做得如何呢?小到调换座位,大到评选优秀,择校升学,是不是真的做到一视同仁了呢?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正所谓欲为人师先正己。他虽然也不乏用语言教诲他的学生,但更多的是身教,以言行合一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学生。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夫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何言哉?(《阳货》)治国与从教是一个道理,只要自己行得正,还忧患什么呢?

四、学而不厌,博学知新

孔子认为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他的好学令世人钦佩,他的自我评价便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一向谦虚,而学习这件事他就没谦虚,事实也是如此,他每事必问,随处拜师,不耻下问,无常师,《学而》和《述而》便记录了大量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

五、因材施教,注重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方法属于教学思想,也可以在师德这里谈一谈,师德高尚的人才会潜心研究教学,这些教学思想之精华也能反映出一位为师者的师德。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前提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孔子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之后怎么进行因材施教呢?

第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看,学生的先天素质确实有所不同,教育并非万能,不可能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子就会教育成为什么样子,不能对生命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要因材施教。孔子尚且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今人却忽略这一点,教育万能论横行霸道,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被教成“人上人”,而全然不顾学生的先天素质,这种言论完全违背了教育规律。

2.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在中国,启发式教学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3.学思并重。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他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目标不明确,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没有进步。孔子以自己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4.由博返约。博学多闻用来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孔子主张知识应该广博,同时为防止杂乱无章,须有中心加以统帅。《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论述的师德是当今师德的渊源所在,归结起来就是:道问学(传授知识)和尊德性(扶植品行)。当今之教师,若立志于教育事业,不妨经常读一读《论语》,修一修心性,理直气壮地做一名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师德因材施教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