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艺术

2015-09-10 07:22马春燕
考试周刊 2015年73期
关键词:草船借箭汪伦悄悄话

马春燕

“导入”也叫“开讲”。一堂课中,教师如何敲响这第一声引领学生向“新知”进军的鼓点,确实应当“不同凡响”,需要精心的艺术构思。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全曲的声调都是它给予的,得好久寻找它。”

一般来说,孩子们总是极少有耐心的,因此课堂上给学生的第一个感知应当十分讲究鲜明性和吸引力。如果教师的开场白简洁生动、引人入胜,就可以很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但这“开腔”可不一般,还得“未成曲调先有情”。

好的“导入”当然要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因地因时而异,不能生硬照搬,但这不等于没有规律可循。“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我们不妨从教学中归结一下“导入”的基本艺术手法。

一、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导入

悬念是人们对事物的结果产生的一种强烈想念和企盼。这种心理活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使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形成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心情。如果教师能在导入时创设出这种境界,给学生造成悬念,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先讲故事: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所写,赠给他的好朋友汪伦的。说起李白,可真是大名鼎鼎,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孩子们眼睛瞪得圆圆的,悬念已成。“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孩子们更奇了。我不紧不慢地接着说:“汪伦是安徽径州的一个隐居的人,他非常羡慕李白的诗,崇拜李白的才,知道李白爱饮酒,还爱游名山,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板书:桃花、万)。李白与汪伦素不相识,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伦解释说:桃花是这里水潭的名字,并没有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李白知道上当受骗了,会怎么说呢?我们先来读读他写的这首诗……”这样创造性地介绍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解释题意,借机造成悬念,以幽默的语言激起学生急于从诗中寻求结果的迫切心情,推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深度。

二、以“引人入胜”的趣事设导入

有的课文常有一些与内容、人物、情节、作者或写作背景紧密关联的趣事,这些小故事不但使学生饶有兴味而引起注意,而且对理解课文很有裨益。教师若能在开讲时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先讲一段相关趣事,无疑会先声夺人,使整堂课顿添色彩。我听过一节课,老师执教的是《草船借箭》,开讲别具一格。他说:“今天我们学一篇《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叫《草船借箭》。三国故事在我国是人人皆知的,可你们知道诸葛亮与周瑜谁的年龄大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数人都说诸葛亮大,有的说:“书上画的诸葛亮是有胡子的,周瑜是白面小青年。”有的说:“诸葛亮算计那么好,经验丰富,年龄肯定比周瑜大。”……老师带着三分神秘,笑笑说:“不对,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234年,草船借箭时才28岁,而周瑜生于公元175年,死于210年,草船借箭时已有34岁了,周瑜实际上比诸葛亮年长6岁。这么说吧,当周瑜在孙权帐下当元帅的时候,诸葛亮还只是个在农村的‘待业青年’,他可是自学成才的。”这一番开场白说得妙趣横生、诙谐幽默,不仅使大家发出一阵由衷的欢笑,还为理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做了重要铺垫。

三、以“令人神往”的探索设导入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思考”是学生智力的生长点,也是推动积极学习的内驱力。“思考”往往从“疑问”开始,“疑问”才能使学生的脑子真正转动起来。为此,教师若能在开讲时提出一些疑问,而且能问得恰到好处,便可以使整堂课都鲜活起来。观摩《院子里的对话》这一课时,老师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她先板书课题,接着针对课题提出四个疑问:(1)谁跟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2)多大年纪的谁跟多大年纪的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3)谁跟谁以怎样的神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4)谁跟谁在院子里说了哪几方面的悄悄话?教师边说边板书,黑板上呈现了这样的图示:

院子里的对话

(谁)跟(谁)说?

(几岁的)(谁)跟(几岁的)(谁)说?

(几岁的谁)(怎么样)说?(几岁的谁)(怎么样)说?

说了些什么?(1. )(2. )

接着教师便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这些疑问。这个设疑问难的导入妙在开讲时便自然提出自读的提纲,使“导入”为读书“开路搭桥”。

四、以“沁人心脾”的熏染设导入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积极的思想情感熏染对育人的重要作用是谁也不会否认的。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失去情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等机能便会受到压抑。在课堂教学导入中,以情感熏染为艺术手段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尽可能这样做。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先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在强弱变换的乐曲声中,我深沉地说:“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说‘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板书课题,稍停。乐声渐止)《月光曲》是怎么谱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我综合运用乐曲欣赏、名言点睛、传说引导、激情表述等多种艺术手段,目的就是加强情感熏染,以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总之,巧设导入,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在这样的课堂上,时而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沉思,时而有“百舸争流千帆竞”的合作,时而为惊涛拍岸的“险情”困惑,时而为茅塞顿开的收获惊讶,时而有“一花引来白花香”的联想与猜测,时而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与创造。学生自始至终能兴味盎然地投入、朝气蓬勃地探索,能充分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艺术是鲜活灵动、变化无穷的,无法一一尽述。而且对这几种模式的分类只是一种静态审视,事实上,使用这些模式时往往是综合的,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方是导课艺术的真谛。

猜你喜欢
草船借箭汪伦悄悄话
草船借箭
赠汪伦
草船借箭
赠汪伦
缩写《草船借箭》
“练”和“炼”的悄悄话
悄悄话
泪别汪伦